# 登入區塊
帳號:

密碼:

自動登入 (請勿在公用電腦上登入時選擇「自動登入」選項,以防個人資料外洩。)

遺失密碼嗎?

何不馬上註冊!
# 主選單區塊
# 誰在線上區塊
 會員: 0
 訪客: 160

# 搜尋區塊
center   討論區主頁 » Four Thirds System and Olympus SLR » 這種想法可行嗎?無發表權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發表者 討論內容
Tiger
發表時間: 2009-06-15 11:14
Quite a regular
註冊日: 2009-04-17
來自:
發表數: 96
[59796] 這種想法可行嗎?
在 Olympus E-P1 發表之前,閒聊一下。

最近思考一個問題:

買車的時候,相同排氣量從基本款到頂級款,依配備的不同,各廠牌皆有不同的等級可供消費者選擇。

這些不同等級的車應該不可能各拉一條生產線,而是依組裝的需求來備料,因為主結構、主要零件是相同的。

但是相機呢?有沒有可能如此做?

舉例來說,假設 Olympus 新的相機型號為 E-xx,分別推出 E-xx A 與 E-xx B 兩款,骨構相同、外表相似、大部份功能相同,

一台搭載 Kodar CCD,以滿足對色彩要求的供消費,另一台則搭載時下流行的 Sensor;這兩台畫素相當,各取所需。

因為直到現在,許多 E-1、E-300•••等等擁有者(或是曾經擁有者)對 Kodar CCD 是情有所鍾或念念不忘,
如果 Olympus 再推出搭載 Kodar CCD 的相機,相信會促使他們加速替換手上的舊機,或是重新投入 4/3 的懷抱!

個人對生產線的設計並不瞭解,也許廠商曾經想過,但因許多因素而採單一設計與組裝;

或是從未想到?


ColdMoon
發表時間: 2009-06-15 12:04
Not too shy to talk
註冊日: 2006-06-12
來自:
發表數: 15
[59801]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可能涉及到图像处理晶片的设计还有韧体的问题
同时因为CCD是焊接在PCB上的,似乎还要设计不同规格的“CCD搭载电路板”……
似乎成本很高昂的样子
PENTAKON
發表時間: 2009-06-15 12:44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7-10-16
來自: TOKYO
發表數: 982
[59804]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雖不盡相同,
不過中片幅的模組化系統就滿接近Tiger兄的這個concept了.
只是一般人很難出得了手
ADI
發表時間: 2009-06-15 15:23
攝政王(特權份子)
註冊日: 2004-11-20
來自: 豬寮
發表數: 6941
[59817]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小弟是不懂工業設計

不過,您這樣想,不就跟機身內建各種影像風格的功能,道理是一樣的??

甚至不用更換硬體模組,用韌體就可以達成您想要的效果了,不是嗎??

以現有的軟體技術
CCD的差異應該不大了,主要是在韌體設計的差異而已。
加強影像處理引擎,不用更換硬體模組,照樣可以達到您想要的效果。
不然就用微調功能設定,或者是附贈影像處理軟體,讓消費者自己在家裡做。

這樣要比出產硬體模組讓消費者選擇要方便多了。
arthuraya
發表時間: 2009-06-15 19:37
Quite a regular
註冊日: 2008-08-25
來自: Taiwan
發表數: 108
[59852]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引文:

ADI 寫道:
小弟是不懂工業設計

不過,您這樣想,不就跟機身內建各種影像風格的功能,道理是一樣的??

甚至不用更換硬體模組,用韌體就可以達成您想要的效果了,不是嗎??

以現有的軟體技術
CCD的差異應該不大了,主要是在韌體設計的差異而已。
加強影像處理引擎,不用更換硬體模組,照樣可以達到您想要的效果。
不然就用微調功能設定,或者是附贈影像處理軟體,讓消費者自己在家裡做。

這樣要比出產硬體模組讓消費者選擇要方便多了。


我支持這個說法,在軟體上的調色影響會比硬體來得明顯。

但我還是搞不懂為何到現在還一堆人堅持柯達CCD。
skull
發表時間: 2009-06-15 20:01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7-10-27
來自:
發表數: 515
[59858]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也許某些產品
剛好在某個很適合的年代推出
造就了廠牌的經典形象
而且深植人心
就像雙B轎車在市場上的情形吧
相同歐洲車Saab也沒比較差
價錢也夠你花的痛快
一般用途前軀後驅四驅差異也不大
但大多數人買生平第一部名車
通常都選雙B

gundam
發表時間: 2009-06-15 21:37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5-03-01
來自: 台北
發表數: 627
[59876]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我也是堅持柯達CCD的網友之一.
E-3 Vs E-1 ,後者的顏色就是有厚度且這各厚度下還有豐富的層次.
我是希望和電腦類似,直接更換CPU(CCD)
喜歡哪家的CCD直接插卡上去就好(就像換底片風格)
但是相對應的軟體驅動程式也有不同的韌體套件可以選擇(類是不同類似不同的沖洗條件.
不過以上大概是夢,不可能會在講求有市場效益的公司會做的事情.
PENTAKON
發表時間: 2009-06-15 22:42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7-10-16
來自: TOKYO
發表數: 982
[59884]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喜歓KODAK的朋友不妨考慮這一台。
KODAK的1400万画素全幅機



雖然舊,不過用RAW拍就OK了。
不知在台湾還找得到嗎?
arthuraya
發表時間: 2009-06-15 23:23
Quite a regular
註冊日: 2008-08-25
來自: Taiwan
發表數: 108
[59887]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引文:

gundam 寫道:
我也是堅持柯達CCD的網友之一.
E-3 Vs E-1 ,後者的顏色就是有厚度且這各厚度下還有豐富的層次.
我是希望和電腦類似,直接更換CPU(CCD)
喜歡哪家的CCD直接插卡上去就好(就像換底片風格)
但是相對應的軟體驅動程式也有不同的韌體套件可以選擇(類是不同類似不同的沖洗條件.
不過以上大概是夢,不可能會在講求有市場效益的公司會做的事情.


關於階調,網路上是一直有這個說法:E-1較好。
但我在網路上並沒有找到任何關於E-1和E-3在這方面的測試,所以我對於這點一直很存疑。
(因為本身是學理工的,所以如果沒有科學性證據我通常是不太信的)

我之所以說,軟體調的比較明顯是因為我拿我拍的E-1和E-3照片來比。
我並不覺得E-1和E-3有什麼差,最大的差別只在E-1的顏色較濃而已。
關於gradation,我是一點感覺也沒有的。
反之,E-1的DR較小,一測不好光,就很容易爆。
(題外話:而且學了silkypix了以後,色彩要多濃有多濃,對我來說,太濃反而不好調,看了我以前用E-1拍人像的照片真是一整個糟啊~)

在這部份"階調"的疑惑還希望有使用過兩台子的使用者給些說明。

ps:我E-1用一年多,E-3則是三到四個月。
stupid
發表時間: 2009-06-15 23:56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8-09-05
來自:
發表數: 529
[59888]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印像中E-1的DR很低..
那所謂色彩濃厚的說法...或o記藍
可能只是色彩對比比較高的結果
ahMingBml
發表時間: 2009-06-16 00:17
Just can't stay away
註冊日: 2006-03-21
來自: Hong Kong
發表數: 205
[59890]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引文:

stupid 寫道:
印像中E-1的DR很低..
那所謂色彩濃厚的說法...或o記藍
可能只是色彩對比比較高的結果


e1 的 dr 不算低, 而色彩濃厚亦是事實但就沒有 e300 般來得有點過火. 但不論 e1 或 e300 與現在為了將就超高 iso (指高於 iso 800) 下色彩表現變得的粉粉滑滑像後期叠加上去的電腦效果般是 2 回事.
ahMingBml
發表時間: 2009-06-16 00:24
Just can't stay away
註冊日: 2006-03-21
來自: Hong Kong
發表數: 205
[59891]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在下反而鐘情 dcs 760 因為是用 kodak fft ccd, 雖然只有 6mp 像素但一般便用是足夠的, 還有配用手動鏡時可以有測光而且本身亦是 f5 機身. 當然... 在下有一堆 ai 及 ai-s 鏡.

可惜此機身實在太重了.......
arthuraya
發表時間: 2009-06-16 00:43
Quite a regular
註冊日: 2008-08-25
來自: Taiwan
發表數: 108
[59894]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引文:

ahMingBml 寫道:
引文:

stupid 寫道:
印像中E-1的DR很低..
那所謂色彩濃厚的說法...或o記藍
可能只是色彩對比比較高的結果


e1 的 dr 不算低, 而色彩濃厚亦是事實但就沒有 e300 般來得有點過火. 但不論 e1 或 e300 與現在為了將就超高 iso (指高於 iso 800) 下色彩表現變得的粉粉滑滑像後期叠加上去的電腦效果般是 2 回事.


E-1的DR我自行測試的結果是亮2.7 eV+暗4.6 eV = 7.3 eV (沒記錯的話差不多是這樣)
而後期的機種(E-3和E-620)大約都有接近9 eV

顏色的話,高於ISO800的色調都跑掉(不過E-1的iso1600和3200紅綠雜點一堆,這種表現下要論顏色也難啊)
我每次都笑著跟朋友說:E-1是ISO100可用,200堪用。
ahMingBml
發表時間: 2009-06-16 00:50
Just can't stay away
註冊日: 2006-03-21
來自: Hong Kong
發表數: 205
[59896]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引文:

arthuraya 寫道:
E-1的DR我自行測試的結果是亮2.7 eV+暗4.6 eV = 7.3 eV (沒記錯的話差不多是這樣)
而後期的機種(E-3和E-620)大約都有接近9 eV

顏色的話,高於ISO800的色調都跑掉(不過E-1的iso1600和3200紅綠雜點一堆,這種表現下要論顏色也難啊)
我每次都笑著跟朋友說:E-1是ISO100可用,200堪用。


e1 的 iso 200 及 400 是可以接受的, 但 800 或以上就真的.......
arthuraya
發表時間: 2009-06-16 00:57
Quite a regular
註冊日: 2008-08-25
來自: Taiwan
發表數: 108
[59897]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引文:

ahMingBml 寫道:
e1 的 iso 200 及 400 是可以接受的, 但 800 或以上就真的.......


我的使用心得是iso800以內可以用NOISEWARE救回來,不至於太差。
(大約用70%、80%的設定)

至於1600和3200就只能轉黑白了..........
ahMingBml
發表時間: 2009-06-16 01:04
Just can't stay away
註冊日: 2006-03-21
來自: Hong Kong
發表數: 205
[59899]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引文:

arthuraya 寫道:

我的使用心得是iso800以內可以用NOISEWARE救回來,不至於太差。
(大約用70%、80%的設定)

至於1600和3200就只能轉黑白了..........


是的, iso 1600 可以說是迫不得已才使用, 而那個 iso 3200 可以說是可有可無. 可能當時 kodak 對於畫質及高 iso 的方針是出 2 款不同結構的 sensor, 就好像畫質優先的 dcs 760 及高 iso 優先的 dcs 720x.
icp
發表時間: 2009-06-16 01:50
Just popping in
註冊日: 2006-11-14
來自:
發表數: 10
[59907]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但其實不論是CMOS LMOS
CCD已經在單眼這邊失去優勢了
你可以看到SONY PENTAX OLYMPUS都轉為這樣的感光元件

CMOS之前是被詬病銳利度較差
但相反的 其他的優勢卻比CCD好的多
主要是傳輸的速度可以大為提升
因此更能夠提升高速連拍 之前N家連拍一直沒C家好
並不完全是因為快門設計的問題
另一方面 這也是現在的單眼走向能夠錄影的必備條件之ㄧ
再來是高感光的雜訊抑制能力也較好

可以說是趨勢所逼吧!
stupid
發表時間: 2009-06-16 02:51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8-09-05
來自:
發表數: 529
[59912]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引文:


e1 的 dr 不算低,


網路上常常可以見到支持kodak色彩的一派主張E1有好的動態範圍....
真有趣
ddcat
發表時間: 2009-06-16 08:43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5-02-16
來自: HsinChu, Taiwan
發表數: 750
[59928]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因為E-1傳奇長在人心啊,
不管是打下名號的O記藍,
Full-frame transfer的CCD,
還有腳踩不壞水淹不進的機身...

我比較懷念鏡頭不置中的設計,
還有所有功能都有獨立功能按鍵,
AF/MF可以迅速切換,
不像E-3,學Canon那樣一個按鍵搞個前後轉盤控制不同功能,
唉...

什麼時候可以復刻一台E-1出來...
nfs_p2k
發表時間: 2009-06-16 11:59
Not too shy to talk
註冊日: 2007-10-18
來自:
發表數: 15
[59937] Re: 這種想法可行嗎?
引文:

ddcat 寫道:
43...
我比較懷念鏡頭不置中的設計,
還有所有功能都有獨立功能按鍵,
AF/MF可以迅速切換,
不像E-3,學Canon那樣一個按鍵搞個前後轉盤控制不同功能,
唉....


那你要不要考慮換 LUMIX L1
(1) 2 3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無發表權
 

回首頁 | 新聞區 | 討論區 | 電子相簿 | 投票 | 網站連結 | 夥伴網站 | 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