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發表權 |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
發表者 | 討論內容 |
---|---|
stupid | 發表時間: 2009-10-22 18:43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9-05 來自: 發表數: 529
|
[64870]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引文:
m4/3 機身和鏡後距比較小,但鏡頭還是可以和4/3有一樣品質...看市場接不接受而以 換言之是近可攻退可守的一步 |
butterdada | 發表時間: 2009-10-22 19:32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6-12-19 來自: 發表數: 400
|
[64871]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我比較不挑
還是會買回來 查了kakaku 還沒開賣 ![]() |
monte920 | 發表時間: 2009-10-22 21:08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5-24 來自: 發表數: 985
|
[64872]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引文:
其實鏡後距不同, 我不相信畫質會一樣, 能夠有4/3的80%就已經不錯了, 其他的再來用軟體補正. 如果畫質真能一樣的話何必當初制定4/3規格? 直接用M4/3就好了嘛! M4/3應該是後來為了市場的擴大妥協的結果. ![]() 當然這80%+補正的畫質, 換得輕便的好處, 我相信市場的接受度絕對是很高的. 除了少數畫質至上的人以外, 應該大部份的消費者都能接受. M4/3要普及, 目前的問題不在畫質, 主要是它要能市場充份供貨, 價格要大眾化, 而且不要亂. 以上三點市場上的問題是我認為阻礙M4/3進一步普及化的重要原因. 因為目前還是有缺貨或不進公司貨的問題, 以及同級kit鏡, 定焦鏡, 微距鏡都還比主流的C, N, S貴上一些的問題在. (單買鏡頭的時候) |
stupid | 發表時間: 2009-10-22 21:33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9-05 來自: 發表數: 529
|
[64873]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引文:
何以見得鏡後距短,畫質就得較差? dp1 dp2 ,sony r1 的畫質普普? sony r1 鏡後距離奇的短,鏡頭也特大一號 |
monte920 | 發表時間: 2009-10-22 21:50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5-24 來自: 發表數: 985
|
[64874]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引文:
你舉的例子都是不能換鏡頭的, 誰知道它們有沒有軟體補正? 而且, DP1, DP2在操作時鏡頭是非常往前突出的, 鏡後距一點也不短. 比M4/3還長! ![]() 我是針對4/3 vs. M4/3來比的, 主要差別在邊緣畫質, 尤其是當你把軟體補正的這個因素去除掉之後 , 目前少數已上市的幾顆M4/3鏡頭的邊緣畫質都不佳. 20mm f1.7是這些當中表現最好的, 但仍然需要軟體補正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
charleswu | 發表時間: 2009-10-22 22:05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9-04-18 來自: 發表數: 292
|
[64875]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引文:
所以我們應該歸因於M4/3本身的策略問題 就是要用機身數位補正,讓製造鏡頭的成本下降,提高毛率 所以鏡頭本身畫質不佳跟鏡後距離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舉最明顯的例子,在底片時代,CONTAX G2鏡頭畫質可是打死一堆鏡後距離較長DSLR呢! |
monte920 | 發表時間: 2009-10-22 22:09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5-24 來自: 發表數: 985
|
[64876]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引文:
大哥! 你第一段講得極對! 但第二段就不對了, 因為底片跟數位感光原件的考量是完全不一樣的! 建議您去看看Olympus網站上面說明4/3規格的白皮書, 您就知道為甚麼當初4/3的原件並不是特別大, 但是它的鏡後距和鏡頭接環的直徑會設計得這麼大的原因了! ![]() |
stupid | 發表時間: 2009-10-22 22:14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9-05 來自: 發表數: 529
|
[64877]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鏡頭距短不代表光路不能垂直入射感光原件
完全是設計考量,r1最後一片鏡 個人猜測就是修正光路用的 況且...m 4/3 定死的是接環與感光原件的距離 並不是最後一片鏡與感光原件的距離 |
monte920 | 發表時間: 2009-10-22 22:28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5-24 來自: 發表數: 985
|
[64878]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引文:
如果能夠設計成不用時又扁又小, 真正使用時才伸到最佳的光學表現的距離, 那這種設計才真正高明了啊! 我還真希望E-P1或GF-1在不用時可以把鏡頭塞進去機身裡呢!! ![]() |
charleswu | 發表時間: 2009-10-22 23:13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9-04-18 來自: 發表數: 292
|
[64879]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鏡後距長,還有一個原因是要相容他廠的系統,這個通常不會被提到
原廠白皮書是原廠的說帖,可以參考但不能盡信 您比對4/3與M4/3的方法,事實上有混淆變項參雜其中,因此是無法直接做成鏡後距短就一定邊緣畫質不佳的結論。 換句話說就是M4/3邊緣畫質不佳,有可能是鏡後距離較短,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造成。而哪一種的影響比較大,還需要更嚴謹的實驗才行。 |
monte920 | 發表時間: 2009-10-22 23:41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5-24 來自: 發表數: 985
|
[64880]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姑且不論原因在哪, M4/3需要軟體補正這是事實. 4/3時代好像很少聽到這種東西?
![]() Nikon全幅也有, 不過它補的是失光而已. Panasonic的話好像補很多東西? ![]() |
ratoa | 發表時間: 2009-10-23 01:54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9-09 來自: 發表數: 312
|
[64881]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我覺得不要抱持著太過於本質論的說法會比較好
也就是不要有『XXX設計就是比較好』的立場 打個比方吧: 大家都知道對稱式設計(雙高斯、Planar...)的鏡頭一般而言設計難度較低 ,所需鏡片群較少,性能多半也會比較好,而散景也會比逆焦式設計(Distagon)要好 但是很奇怪的,CV出的nokton 35/1.4打著對稱式的設計,但卻好像差強人意? 而Canon、Contax的35/1.4,雖然是複雜的逆焦式鏡頭,但卻廣受好評?(可以再想想每一個廠商以至萊卡都在用逆焦式鏡頭是怎麼回事) 更不用再說鏡後距的問題了,它唯一的問題是邊角失光,而m4/3感光原件可是 比R-d1、M8、M9都要再小的,能差到什麼程度我是很懷疑的,最少要因此說 『因為鏡後距的問題,所以m4/3解像力較差』是沒有根據的 我覺得,鏡頭品質如何,那跟廠商想不想做好比較有關係,而同時M4/3的考量 除了成像,還有體積,這比較可能是trade-off的關鍵因素 而數位校正成像,就別太在意了,如同前述,不要太『本質論』 同Dpreview的說法,如果這讓最後成像更好,而且你又看不出來有啥不自然的 痕跡,那又怎樣? |
collective | 發表時間: 2009-10-23 02:39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0-18 來自: 柏格方塊 發表數: 13047
|
[64882]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不好意思插花一下
![]() 以相機+原廠軟體所得出來的照片而言,Nikon所做的,似乎並不只有單純在相機功能選單上,邊角失光的補正而已..... |
kivava | 發表時間: 2009-10-23 04:54 |
Quite a regular ![]() ![]() 註冊日: 2006-05-21 來自: 發表數: 90
|
[64884]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引文:
就像您所說的,鏡後距也會影響鏡頭的結構阿! ZD 50mm F2.0的焦段比較接近鏡後距,結構就比較像雙高斯, PL 45mm F2.8就大約是兩倍鏡後距,因此結構就比較像小望遠 即使焦段相近的,但焦段與鏡後距的比例不同,就會以不同的設計因應 最終還是會影響到成像 |
ADI | 發表時間: 2009-10-23 06:44 |
攝政王(特權份子) ![]() ![]() 註冊日: 2004-11-20 來自: 豬寮 發表數: 6932
|
[64885]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各位討論的好!~
說到鏡後距的問題,小弟有個疑問想要提出來 以下面兩張照片說明 一張是GH1+MMF1+ZD12-60拍的 另一張是E-620+ZD12-60拍的,都用手動模式+同一支閃燈+5600K去拍 ![]() 同樣的拍攝條件,用同樣的鏡頭,唯一不同的是兩個機身的鏡後距。 我要問的是,同一支鏡頭ZD12-60 ,當初設計是給4/3用的,轉接到M4/3 上頭,理論上鏡後距應該一樣了,何以要獲得相同曝光結果卻要使用不同光圈?? 這支鏡頭在GH1上,F7.1的效果與在E-620上用F5.6的效果相同。 何解??? ![]() |
corpse | 發表時間: 2009-10-23 07:04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2-28 來自: 發表數: 471
|
[64887]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機身曝光的偷吃步吧
我記得沒錯的話 從CANON300D to 350D 10D to 20D 之間也偷吃了1/3格進光量 |
stupid | 發表時間: 2009-10-23 07:50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9-05 來自: 發表數: 529
|
[64888]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因為A家的iso200不等於b家的iso200 |
stupid | 發表時間: 2009-10-23 08:46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9-05 來自: 發表數: 529
|
[64891]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若要探討m4/3的邊角問題 首先要被探討的是鏡頭size 而不是鏡後距... 鏡後距短不代表光路不能直射 |
ADI | 發表時間: 2009-10-23 09:53 |
攝政王(特權份子) ![]() ![]() 註冊日: 2004-11-20 來自: 豬寮 發表數: 6932
|
[64893]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引文:
呃!∼∼∼∼ ![]() 答案這麼簡單?? 當我沒問過.................各位繼續..... ![]() |
ratoa | 發表時間: 2009-10-23 11:44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9-09 來自: 發表數: 312
|
[64895]
Re: Panasonic Leica 45mm F2.8 Macro lens with OIS 就在下粗淺的瞭解
可以掛上Leica商標的panasonic鏡頭 是不會採用數位像差校正的(最起碼變形校正是不會的,panasonic會不會關掉色差校正就不知道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panasonic出的一系列m4/3鏡頭是沒有leica標的 Leica所接受的底限看來是暗角校正 :p 所以實際上這顆45mm macro 品質應該是值得期待的 |
« 1 (2) 3 4 » |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無發表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