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發表權 |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
發表者 | 討論內容 |
---|---|
masaru | 發表時間: 2009-06-24 16:44 |
Quite a regular ![]() ![]() 註冊日: 2005-06-22 來自: Taipei 發表數: 128
|
[60636]
Re: E-P1的選擇?? 引文:
我個人的看法也許是「不得不做數位補正」,也許有其光學困難處,或是成本考量,亦或是在 M4/3 的思考角度與 4/3 有所差異,至於 OLYMPUS 是否會全面採用(接受)數位補正這種小聰明,可能要看新的 4/3 機種..... ![]() |
yesir | 發表時間: 2009-06-24 16:46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6-05-29 來自: 萊菔居 發表數: 401
|
[60637]
Re: E-P1的選擇?? 引文:
我以為這項功能是針對 Panasonic 產出的鏡頭.... ![]() 畢竟 E-P1 也可以直接接 P 家鏡 萬一沒有數位補正的功能 P家鏡的缺點不就被看光光了 ![]() |
PENTAKON | 發表時間: 2009-06-24 17:36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10-16 來自: TOKYO 發表數: 982
|
[60638]
Re: E-P1的選擇?? 引文:
這次OLYMPUS推出的沉胴鏡也是需要補正。 會不會M4/3鏡都是走軽巧但需補正的路線。 ![]() |
PENTAKON | 發表時間: 2009-06-24 17:38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10-16 來自: TOKYO 發表數: 982
|
[60639]
Re: E-P1的選擇?? 引文:
同意 ![]() |
PENTAKON | 發表時間: 2009-06-24 18:02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10-16 來自: TOKYO 發表數: 982
|
[60640]
Re: E-P1的選擇?? 引文:
稟王、 此圖乃是臣在網上信手拈來,不能當真的。 ![]() |
ADI | 發表時間: 2009-06-24 19:59 |
攝政王(特權份子) ![]() ![]() 註冊日: 2004-11-20 來自: 豬寮 發表數: 6932
|
[60641]
Re: E-P1的選擇?? 引文:
差不多了啦!~ 我若是OLYMPUS研發部門 E-P2大概就會照這張圖作 不管這圖是怎麼來的 它有延續到E-P1的精隨 又有新的裝置 我敢打賭,E-P2的外型跟這個八九不離十 真有創意!~ ![]() |
yctai | 發表時間: 2009-06-24 22:50 |
Quite a regular ![]() ![]() 註冊日: 2008-08-06 來自: 發表數: 117
|
[60650]
Re: E-P1的選擇?? 如果是這樣、我不得不說點風涼話:要嘛就是M4/3的規格定的有問題、不然就是olympus要檢討一下光學設計部門。
我再囉嗦最後一次好了、contax G系統(好吧、leica m那個是MF的、就不拿來比了)一樣是AF、無反光鏡結構,人家的片幅可是大了M4/3一倍,45/2一樣精巧可愛(而且才不是什麼塑膠貨!)、拍出來畫質無庸置疑、幻燈機打到80吋一樣嚇嚇叫、那年代還沒什麼鬼數位補正哩! 還有、那個價格是怎麼回事、這樣我要怎麼過皇后娘娘這關?! 引文:
|
ycchien37 | 發表時間: 2009-06-24 23:39 |
Quite a regular ![]() ![]() 註冊日: 2006-01-10 來自: 發表數: 87
|
[60652]
Re: E-P1的選擇?? 引文:
請考慮底片感光基本上沒有角度這件事情 我相信CCD/CMOS對於大斜角的感光還是有問題的 所以不太能直接說底片機片幅大很多 不然我隨便一台GR1v,Contax T2/T3畫質也很殺 也都135FF啊 所以以Leica的高價 應該不會不用上135FF的感光元件 用了也不用再為了x1.5設計新鏡頭之類的 (不過O目前已經只用了小一號的43元件了 理論上問題小一點 但又因其鏡後距離因沒反光鏡縮短了 角度又再拉大) 不過變形嚴重,就比較覺得是設計上的關係 G16可是號稱沒有桶狀變形啊~ 當然 我個人也希望能有類似Contax G1/G2的數位相機 有觀景窗和LCD取景 鏡頭素質能達到G鏡 體積若能再稍小一點點更好 期待Pana下一台(LX5?) Samsung 和 O能繼續進步 短期內片幅看來以43或aps較為適合 135FF暫時留給DSLR吧~ 還有 畫素不要再高了 800~1000萬間,1200極限了 不要再來了 不然就給我研發x3元件 來一片600萬x3的就夠了 ![]() |
loom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0:03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7-24 來自: Cambridge, MA 發表數: 666
|
[60653]
Re: E-P1的選擇?? 引文:
yctsai兄說話比我直接多了,哈 digital sensor上面限制比較多是沒錯 但是m4/3的sensor只有135系統的一半大 大家期盼能有G鏡的水準我覺得是合理的 基本上我覺得APS-C的大小應該就做的到了 至於數位補正的部份 主要是針對變形嗎? 說實在這一顆kit的廣角端14mm(135等效焦距28mm)也沒廣到哪裡去 17mm那一顆視角擇跟135的35mm相當 真的需要用上數位來矯正嗎? 再者,好想也沒比較便宜 ![]() 唯一的解釋就是Olympus在EP-1上面抓了比較大的profit margin 也有可能是研發的成本很高? |
raguna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1:55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7-08-17 來自: 發表數: 286
|
[60657]
Re: E-P1的選擇?? 小小的糾正一下
m43片幅大約是135的1/4,跟110片幅很相似 aps-c才是大約135的1/2 |
loom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2:27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7-24 來自: Cambridge, MA 發表數: 666
|
[60658]
Re: E-P1的選擇?? 引文:
嗯,每一邊都是1/2,所以面積是1/4 這裡有詳盡的G90改裝步驟: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623947&pagenumber=1 可以改成各種接環,然後手動對焦 如果裝在4/3上面 變成180/2.8的頭 應該可以輕鬆打敗小白吧? ![]() |
loom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2:30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7-24 來自: Cambridge, MA 發表數: 666
|
[60659]
Re: E-P1的選擇?? 引文:
上面的link不知道為什麼不work...再試一次: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623947&pagenumber=1 |
hcy101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2:39 |
Just popping in ![]() 註冊日: 2006-06-06 來自: 發表數: 9
|
[60660]
Re: E-P1的選擇?? 知前看到哪裡文章寫∼M43鏡頭要做小∼就是需要靠數位補正...
|
stupid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2:54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9-05 來自: 發表數: 529
|
[60661]
Re: E-P1的選擇?? 不知道數位相機堅持不用數位補正和堅持機械快門的目的是什麼
![]() |
ADI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5:32 |
攝政王(特權份子) ![]() ![]() 註冊日: 2004-11-20 來自: 豬寮 發表數: 6932
|
[60663]
Re: E-P1的選擇?? 數位的時代
韌體設計工程師遠比光學設計工程師重要~ 能夠用韌體補正 就不必花大錢用好料造好鏡頭 對消費者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小弟就奇怪 平平都是用1/2.33吋的CCD 有的DC鏡頭大得跟4/3鏡頭一樣(SX200) 有的卻可以小的作成名片型 P6000就擺明在機身內建補正讓你自己選要不要用 我覺得數位補正沒啥不能說的 就像防手震一樣 |
loom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6:32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7-24 來自: Cambridge, MA 發表數: 666
|
[60666]
Re: E-P1的選擇?? 引文:
鏡頭很多的特點是不能用數位補正的 鏡頭的用料以及設計仍然扮演著成像是否優異的決定性角色 我不反對數位補正 但是我覺得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amazon.com上面, 17mm pancake一顆賣299usd 比以前的Contax G35/2還貴 這樣會令消費者很難接受的 說白話一點,明明買了一顆品質比較差的鏡頭 偏偏還沒比較便宜? |
ITO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7:13 |
網站管理員 ![]() ![]()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60669]
Re: E-P1的選擇?? 引文:
沒有補正又要那麼小可能會更貴吧 ![]() 要求光學畫質還是用4/3鏡頭吧。 M4/3應該是輕便優先, O/P推M4/3的主要對象是輕便DC的升級者, 也就是為了輕便在畫質上可以妥協的族群。 不是SLR使用者 ![]() (不過話說回來Nikon等大廠的部分DSLR,也早都明講對部分鏡頭做了數位補正 ![]() |
collective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8:20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0-18 來自: 柏格方塊 發表數: 13047
|
[60672]
Re: E-P1的選擇?? 引文:
1.請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 ![]() 2.從前CONTAX的鏡頭,真的好到能經得起4/3片幅千萬畫素等級的感光元件的壓榨嗎?恐怕真的要試過才知道.小弟試過C/Y Planar 2/100,全開光圈的紫邊驚人,不適合小弟用,所以認賠賣了它 ![]() |
skull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8:59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10-27 來自: 發表數: 515
|
[60675]
Re: E-P1的選擇?? 這倒是真的
我也用過E3+contax 85/1.4德鏡拍過案子 1.4全畫面找不到焦點 縮到2勉強可用但還是有不少紫邊 拍的膽顫心驚 幸好網拍圖不用太大 所以後來還是決心買下原廠望遠又可以直接用F2拍攝的鏡頭 雖然更貴但你也不得不承認這才是適合的鏡頭 |
yctai | 發表時間: 2009-06-25 09:50 |
Quite a regular ![]() ![]() 註冊日: 2008-08-06 來自: 發表數: 117
|
[60679]
Re: E-P1的選擇?? 我對數位修正沒什麼意見、倒是對M4/3鏡捨畫質取輕便這點有一些...呃...小小的疑問
這麼說好了、4/3和M4/3的關係很像leica R/M的關係(片幅一樣、機構不同) 但是從來沒聽過有"leica為了輕便,所以M鏡的畫質有所妥協"這種說法吧? 同樣的以G 35/2和C/Y 35/2.8相比、前者小了一圈(而且光圈更大還包含AF機構!),可是畫質表現可是一點都不會輸給後者的。 我只是覺得以M4/3的無反光鏡結構來說、應該是可以做到"更輕便、畫質(比4/3)更好的鏡頭"才對... 引文:
|
« 1 ... 3 4 5 (6) 7 » |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無發表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