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發表權 |

全部展開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發表者 | 討論內容 |
---|---|
r16216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0:54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11-01-06 來自: 發表數: 746
|
[86330]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
collective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1:07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0-18 來自: 柏格方塊 發表數: 13156
|
[86332]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SONY RX1如果沒有EVF,會有很多人想買嗎?
拜託SONY不要再擠牙膏了.... 要擠,請擠芥末醬吧..... 不然!發狠一次,請大家吃"免費的抹茶冰淇淋"吧 ![]() |
ITO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1:12 |
網站管理員 ![]() ![]()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86333]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引文:
![]() |
spliter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1:22 |
Not too shy to talk ![]() ![]() 註冊日: 2008-05-16 來自: 發表數: 19
|
[86334]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光圈環已經做在鏡頭上,機頂也有曝光補償轉盤,操控應該是可以接受了
頂多背面再弄個滾輪轉轉,加個fn鍵這些了吧? 不過高達3000米金(?)的售價還真不是常人如我買得起的 ![]() |
fatman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1:35 |
Not too shy to talk ![]() ![]() 註冊日: 2007-01-02 來自: 香港 發表數: 30
|
[86335]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用普通 Hotshoe?
|
collective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2:47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0-18 來自: 柏格方塊 發表數: 13156
|
[86336]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引文:
看起來確實是使用傳統的設計,只是接點位置又是新定義. NEX-6及α99也是用這個新設計的傳統型閃光燈熱靴. |
kkao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3:05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5-10-25 來自: 發表數: 1023
|
[86337]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沒有人覺得這張照片在熱靴跟肩帶孔的地方很像3D 模型嗎
小弟覺得機身上的光線有一點點怪,有點像 CG |
進藤光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4:18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7-04-09 來自: https://www.insoler.com/ 發表數: 207
|
[86339]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我認為「大型晶片的成本」永遠不可能等於Nikon 1那種小型晶片的製造成本。
![]() 這就像40吋電視與80吋電視,價差高達10幾倍以上,甚至還20幾倍,不也是必然的! ![]() 就算Nikon發表全片福Nikon 1X系列想必售價也跟SONY差不多。 ![]() |
ADI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5:21 |
攝政王(特權份子) ![]() ![]() 註冊日: 2004-11-20 來自: 豬寮 發表數: 6945
|
[86340]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我是覺得
如果名字不是叫Leica, Contax, Hasselblad....等等 全片幅就不要走高價高檔精品路線 5D III一台賣9萬台幣是因為它可以用來賺錢 RX1 全幅隨身機賣九萬,它不能接案賺錢就算了,名字還不是"經典",套句世俗的話 --- 沒那個命!~ 然後,RX1之後沒半年,RX2就出來了 消費者就又被X 了一次!~ |
collective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5:23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0-18 來自: 柏格方塊 發表數: 13156
|
[86341]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不能同意大王更多了
![]() |
進藤光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6:54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7-04-09 來自: https://www.insoler.com/ 發表數: 207
|
[86347]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有啊∼不是有搭載「Carl Zeiss」鏡頭嗎?對於「蔡頭」愛用者來說,大概就能推出來騙$$,啊∼不是,是推出來滿足「蔡頭」愛用者!
![]() |
ITO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7:17 |
網站管理員 ![]() ![]()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86348]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forums.dpreview.com
Size Comparison Pictures http://forums.dpreview.com/forums/read.asp?forum=1009&message=42449947 ![]() ![]() |
collective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7:24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0-18 來自: 柏格方塊 發表數: 13156
|
[86349]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相機真的太小台會很不好操作啊!在下不懂他們把OLYMPUS及Panasonic拿出來鞭的意義是什麼
![]() |
kshieh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7:33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9-01-06 來自: 發表數: 322
|
[86351]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引文:
是啊,把E-PLM1改成固定鏡頭,絕對可以做更小。但是有必要嗎?現在的M43機子應該是合理之下的最小size (Nikon J1/V1表示同意 ![]() |
collective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7:50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0-18 來自: 柏格方塊 發表數: 13156
|
[86352]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題外話,
SONY RX100是1吋感光元件 SONY RX1是135片幅感光元件 那是不是可以推測可能有RX10是APS-C片幅感光元件 ![]() |
進藤光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7:51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7-04-09 來自: https://www.insoler.com/ 發表數: 207
|
[86353]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引文:
那是因為有人就是要相機夠小,甚至能放在口袋裡面才願意買的關係!別的不說,光是BNW網站上,就有某室友堅持價格不是太大問題,但體積「必須口袋大小」才想買! ![]() 這台我看還不夠優!鏡頭無法像SONY DSC系列那樣可以整個縮進去! ![]() |
ADI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7:58 |
攝政王(特權份子) ![]() ![]() 註冊日: 2004-11-20 來自: 豬寮 發表數: 6945
|
[86354]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引文:
CARL ZEISS的後面是SONY啊!~ 而且,一支CARL ZEISS SONNER 35mm/F2.0哪有那麼貴?? 又不是 1.4 |
collective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8:16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0-18 來自: 柏格方塊 發表數: 13156
|
[86355]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這台賣三萬八~四萬二新台幣的話是不是就很吸引人了?
(我還是卡紮睏卡屋眠好了....... ![]() |
進藤光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8:26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7-04-09 來自: https://www.insoler.com/ 發表數: 207
|
[86356]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沒辦法∼這年頭仍舊是「感光晶片」貴,不是機身的機械結構,影像處理器,鏡頭... 等其他零件貴。
相機發展到這種局面,不管有沒有反光鏡,大概使用的零件都差不多,成本也差不多,不可能Canon EOS 650D移除反光鏡,變成EOS M,成本就差很大,省很大,畢竟都是APS-C系列,感光元件相同,影像處理精片也相同,其他的熱靴等零件也都大同小異。 但如果Canon EOS M也用全片福的話,我看售價就不可能只比現在貴一點。 ![]() |
r16216 | 發表時間: 2012-09-10 18:53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11-01-06 來自: 發表數: 746
|
[86357]
Re: 全片幅隨身機 SONY RX1 引文:
這個 我持保留態度 光學零組件 跟 evf 我想 evf 更有利於大量生產 大量就容易壓低成本 況且 電子零組件 容忍走精的程度 遠大於光學模組 在加工的時候 工序跟組裝品質 兩者差很多 組裝的程序越少 工人的要求程度越低 對於成本越有利 我一直都覺得 產品推陳出新是一種副作用 cost down才是真正目的 只是日本人很會包裝 往往都能做到表面是"新技術" 骨子裡是"成本控制" "市場切割" 我不太相信 現在日本企業還會以技術為考量 我看QC 跟 成本 才是最高考量 |
全部展開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主旨: | 發表者 |
---|

無發表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