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發表權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
發表者 | 討論內容 |
---|---|
ADI | 發表時間: 2012-01-05 09:37 |
攝政王(特權份子) ![]() ![]() 註冊日: 2004-11-20 來自: 豬寮 發表數: 6945
|
[79573]
談談新款 CANON EF-S 18-55mm IS II 寫真迷版友記憶猶新的話,應該還記得小弟在2010年發了篇”樹枝戰倒青冥劍”的文章,闡述將CANON 當家狗頭EF-S 18-55 IS改鏡尾接在全幅機上的心得。
時光飛逝,一轉眼就一年半過去了。這段期間,小弟陸陸續續幫網友改了幾支鏡頭,對岸”攝影之友”雜誌也來邀稿刊了一小篇。 日前算了一下改鏡的數量(小弟習慣把切下來的鏡尾留存),竟然也有35支左右。這不是啥了不起的成就,但反應出其實有不少人希望在全幅機上擁有一支輕便的隨身鏡。 不管是24-70L還是24-105L,裝在全幅機上攜帶起來都是一個苦差事。 這支EF-S 18-55 IS 一直是小弟注意的焦點,主要是因為進二手鏡來改,再丟到露天去賣,成本必須掌控,還要擔負改壞的風險,所以對這支鏡頭的二手價會比較敏感。又鋸又磨,搞一整天灰頭土臉才400元,但那種物盡其用的滿足卻有難以形容的快感。 有趣的是,這支鏡頭從發行以來,價格上上下下起伏不定,最低到1500元有一段拋售潮,最近又回升到1800-2200元之間,新品打壞行情亂賣到3000-5000的就不去討論它了。一般合理的二手價格在1500 -2200左右。 隨著CANON 600D的上市,CANON 把這支作了個小改款,號稱二代。當然免不了ㄧ堆用家拆鏡賣,不管新品或是二手,價格竟然高到3000左右,而且連帶將第一代的鏡頭推上2500的高價。 ![]() ![]() 來看看這支二代 CANON EF-S 18-55mm IS II 有啥不同。 1.目前市面上看到的多是MIT的產品。 2.二代少了焦段銀環及鏡頭定位點(嵌入式的白點變成印刷的)。 3.變焦環轉動的時候,阻尼感覺較滑順,不似一代有澀澀的感覺。 4.鏡尾多出的那個EF-S環,少了一代的橡膠墊。 5.鍍膜為紫黃色,有別於一代的綠色。 ![]() 拆開尾部接環,其實就可以發現這支鏡頭根本就是COST DOWN的極致,拆鏡賣到3000元根本就是搶劫。 1.IS感應器及排線,竟然是用雙面膠黏貼上去的。感應器的底座,也是簡單的一片塑膠騰空架在底部,不像一代是用比較高檔的西立控貼上。 2.接環原本一代實心的部份,也變成鏤空的,改鏡切尾的時候,真的要很注意。一不小心IS組件會掉一地。 ![]() 努力了2天,還是改好了。可惜手上沒有5D II可以試試這支二代有啥進步之處。 也許等5D III出來再來試試。 以下是一代鏡接在5D II 上的試拍照,釋出原檔給大家下載比較 ![]() 原檔 http://www.flickr.com/photos/adilin/6638316559/sizes/o/in/photostream/ ![]() 原檔 http://www.flickr.com/photos/adilin/6638312089/sizes/o/in/photostream/ ![]() 原檔 http://www.flickr.com/photos/adilin/6638298101/sizes/o/in/photostream/ |
kevenchen | 發表時間: 2012-01-05 20:05 |
Not too shy to talk ![]() ![]() 註冊日: 2006-11-25 來自: 發表數: 24
|
[79592]
Re: 談談新款 CANON EF-S 18-55mm IS II 我也自己改過一枝第一代無IS版本的,用來拍底片感覺色彩真的很不錯,這樣看起來,其品質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 |
Number5 | 發表時間: 2012-01-10 10:47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2-04 來自: 發表數: 1916
|
[79735]
Re: 談談新款 CANON EF-S 18-55mm IS II 關於改用背膠代替點膠,我倒覺得不見得是壞事。 1.背膠可以精準控制厚度、黏貼尺寸,也較點膠容易生產、降低不良。 2.從Apple Air開始,很多輕薄的電子產品結構開始大量使用背膠。 3.Cost down是必然,加上越來越消費市場導向,現在產品設計的思維不再是大同電鍋用上20年不壞,能用個3、5年保固期內不壞就夠了。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無發表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