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區主頁 » Canon SLR »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 無發表權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
發表者 | 討論內容 |
---|---|
ITO | 發表時間: 2008-08-27 10:54 |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47398]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根據
http://cweb.canon.jp/camera/eosd/50d/feature-highquality.html 及 http://dc.watch.impress.co.jp/cda/other/2008/08/26/9089.html 說明 EOS 50D的新功能之一是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EOS 50D最多可登錄40隻鏡頭的補正資訊 (隨登錄的鏡頭而異,最多可登錄鏡頭會不同), 裝上鏡頭時會顯示此鏡頭有沒有補正資訊, 可ON/OFF來設定是否補正。 目前支援35隻鏡頭, 今後上市的新鏡或未支援鏡頭的追加資訊,可透過PC下載追加。 EOS 50D中初期登錄的鏡頭資訊: ---------------------------------------------------------- Nikon D3時支援鏡頭的倍率色收差補正功能。 D700時追加支援周邊光量補正功能(D3在韌體Ver1.10/1.11才追加此功能)。 Canon也開始支援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下一台135 DSLR應該也會支援。 看來將來各大廠設計鏡頭時可以不用太重視光學性能了, 反正到時都可用軟體來補救 |
su0114 | 發表時間: 2008-08-27 11:31 |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6-12-04 來自: 發表數: 319
|
[47399]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應該是因為遲早有一天,感光元件可以設計到不需要垂直入光來處理,現在用軟體只是過度期拉。
倒是O家搞個垂直入光,結果品質也沒被人家說有多好多好,算是失敗的策略吧!! |
sohoming | 發表時間: 2008-08-27 11:31 |
Just can't stay away 註冊日: 2005-07-16 來自: 發表數: 263
|
[47400]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哈!應該是不會啦!
畢竟,就算是周邊光量補正, 不過鏡頭性能不夠,四周都糊掉了, 好像也沒什麼用呀!^^ |
華戈爾 | 發表時間: 2008-08-27 11:49 |
Just can't stay away 註冊日: 2005-09-09 來自: 發表數: 295
|
[47401]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引文:
垂直入光應該是廣告的策略 |
Faust | 發表時間: 2008-08-27 11:54 |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5-01-20 來自: 發表數: 461
|
[47402]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引文:
之前比較過各個RAW軟體功能時就發現,Apple的Aperture在RAW檔案載入後,周邊亮度就比其它轉檔軟體亮; 不知道是否預設情下就已經將週邊亮度提高.. |
ITO | 發表時間: 2008-08-27 13:39 |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47410]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這本來是個傳統光學相機廠的堅持........
不過, Nikon想開了135 DSLR就出來。 將Olympus 4/3最近的產品及M4/3規格來與4/3初期產品比較, 可看出Olympus也想開了。 可是 假如EOS 50D是135 DSLR,小弟還能理解。 但EOS 50D是APS-C,且是比NSP等廠的 1.5x APS-C更小的的1.6x。 還有那麼多鏡頭需要支援周邊光量補正........., |
mcwang | 發表時間: 2008-08-27 13:41 |
Not too shy to talk 註冊日: 2006-12-14 來自: Taiwan 發表數: 48
|
[47411]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這功能很厲害嗎??
手上三個月前出的E-520中-SHADING COMP.不就是這個功能 還是認知上有差異?? 不過是不是也間接證實垂直入光是玩假的?? 引文: SHADING COMP. |
ITO | 發表時間: 2008-08-27 13:55 |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47413]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假如沒記錯的話,這個補正好像在E-300時就有了,
主要是補正廣角鏡,4/3由於鏡後距,廣角鏡頭一直是瓶頸。 這也是為何4/3系統廣角鏡頭那麼少,及制定M4/3規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說Olympus這個死腦筋想到的解決方案還是光學優先 |
su0114 | 發表時間: 2008-08-27 14:52 |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6-12-04 來自: 發表數: 319
|
[47421]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引文:
不懂,如果說垂直入光是廣告策略,那幹麻o家鏡頭原本應該因為片幅小,鏡頭應該可以設計比較小一點,目前看來鏡頭沒有比別家小到那裡去阿,之前的一個解釋是垂直入光,現在變成只是廣告策略阿? |
corpse | 發表時間: 2008-08-27 14:56 |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8-02-28 來自: 發表數: 471
|
[47423]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canon的aps鏡頭設計對於邊角失光真的是很.....寬鬆
|
bri-n | 發表時間: 2008-08-27 23:29 |
Just can't stay away 註冊日: 2006-06-17 來自: 發表數: 281
|
[47454]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我算是可以比較悠閒地拍照的人,
我只拍Raw檔,角邊失光可以在"D.P.P"裡補正。 但對急需大量記錄影像的人,有這個功能應該是很方便。 可是還有"變形"和"紫邊"呢? Canon加油! |
cybermajor | 發表時間: 2008-08-28 09:57 |
Not too shy to talk 註冊日: 2005-08-05 來自: 發表數: 18
|
[47482]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O家的垂直入光,除了避開大片幅半導體感光元件製造難度問題以外,提供鏡頭更大的最大光圈應該是更明顯的效益。
只是......鏡頭$$的問題只好丟給消費者了 話說Canon這一招應該也是要避開大尺寸CMOS周邊光量的問題,只是用軟體來補償有點懶惰就是了。要用半導體製程來改善的難度應該頗高,印象中之前Leica M8的那片1.3X的Kodak CMOS(CCD?)就有類似的宣傳。 |
su0114 | 發表時間: 2008-08-28 10:53 |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6-12-04 來自: 發表數: 319
|
[47487]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引文:
意思是說,將來要做出XXmm f1.4以上甚至f1.2以上的定焦鏡頭,應該是很容易的喔?? 還是僅止於理論?? |
angerry | 發表時間: 2008-08-28 12:47 |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5-10-18 來自: 發表數: 320
|
[47498]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這個單眼相機暗角修正的設計早幾年前在KODAK掌握絕大部分SENSOR專利的時代已經有了~
看來現在不是專利過期(不太可能) 不然就是相機廠向KODAK買專利使用權 再不就是偷渡(前年還鬧出美日互告對方廠商專利侵權事件) 各家擁有不一樣演算技術(這根本不難) 難是難在利用最有效率的方式 把最精簡快速省電的程式塞在相機理 在6~7年前開始就有這類插補件計算軟體出現 可使用外掛在影像軟體或者獨立使用(我是使用PS)引文:
|
cybermajor | 發表時間: 2008-08-29 17:09 |
Not too shy to talk 註冊日: 2005-08-05 來自: 發表數: 18
|
[47553]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回su0114兄:
大光圈是基於14-35/2跟35-100/2的說法。 要實現等效28/1.4或者是50/1.2的話,換成4/3是14/1.4與25/1.2,要做這樣的怪物鏡頭,應該會比35mm的還困難才是。 4/3的先天景深較深,定焦大光圈的淺景深效果有限,高速快門需求的部分,高ISO應該多少能補償一點吧。 我不覺得周邊失光對數位影像來說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同時兼顧高畫素密度與高ISO低雜訊,還有很多物理上(或軟體上)可以努力的空間。4/3在這方面雖然稍居劣勢,但或許加上錄影功能以後的m4/3,小面積CCD/CMOS反而是會是優勢也不一定。 話說周邊光量補正的功能在一些RAW檔處理軟體上都能看到。 |
renni | 發表時間: 2008-09-10 22:05 |
Just popping in 註冊日: 2008-09-10 來自: 發表數: 2
|
[48252]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計conon一連串走焦..佛光..飛鏡..食塵..直倒無電..散..平..灰..事件..
...經你地大師兄四出明查暗訪..終於水落石出... ...結論係..轉會把啦... ...玩FF..SONY萬能達..平..靚..正..前景GOOD.. ...細機用OM 4/3..精品中之精品... ...再唔夠..數背..強! 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IMCOMP/COMPS01.HTM ...1DSMKIII VS OM E-3... ...點解E-3眼位好清濋睇到睫毛...1DSMKIII像素高好多...但睇唔清睫毛...好散... ...40D VS E-3 情况一樣散... ...EOS 5D VS OM E-3 ...5D像素高過E-3...CMOS大過E-3...但影(間屋)...E-3景然細緻過5D... ...其實個世界好大...唔好以為L係頂級..只不過中價貨無QC... ...eos中間段最貴支變焦24-70 f2.8L都只不過賣HK$9,XXX- OM 4/3 中間段最貴支變焦 Zuiko Digital 14-35mm f/2 SWD賣HK$18,XXX- OM 4/3貴鏡係所有DSLR中最貴...EF L鏡同佢無論價錢同品質上有一大段距離... http://www.omuser.com/viewthread.php?tid=69947&extra=page%3D1 http://www.omuser.com/viewthread.php?tid=65243&extra=page%3D8 http://www.omuser.com/viewthread.php?tid=64473&extra=page%3D8 ...1DSMKIII..用4個像素位先計到一隻色(R,G,G,B)...再斷估插值分拆4個像素位... ...2000萬像素位徐4=實質500萬像素位..再斷估插值X4 ... ...咁好D咩?.. ...我部5皮幾1DSMKII & 1DsMKIII走焦..上CS搞好返小小..但好唔晒.. ...始終...鏡頭鏡後成像唔係絕對平面(係曲面)...而感光體CCD or CMOS係絕對平面...產生焦平面像差... ...焦平面像差勁...成像散..色瘀..100%放大..永唔知焦點係邊... ...conon解決方法...機內晶片..加色..加利..去信噪... ...GOOD的解決方法...(on 24mmX36mm cmos)..改大鏡頭接環..最小比目前大2-4倍...重新生產改大鏡頭接環新鏡頭.... ... ......=super BIG 4/3 ...咁就減小好多鏡頭鏡後成像曲面度...焦平面像差小好多...入光足好多....入射角又直... ...不過..有無人類操作到咁大LOOK鏡頭係另一問題... ... ... .. ...部400D & 40D... 部400D越用越覺手位係設計比E.T用... ...而40D & 400D(aps-c)係用高密度cmos...但佢d鏡(EF-S)..同EF(L)鏡一樣..MTF解像力圖仲用緊10-30線低密度... ...OM4/3..MTF解像力圖用緊20-60線高密度... 4/3Leica..MTF解像力圖用緊20-40線高密度... sigma..同EF(L)鏡一樣..MTF解像力圖仲用緊10-30線低密度... ...EF鏡用落APS-C..有幾唔3唔4係人都知... 24-70L =38.4mm-112mm.... 16-35L = 25.6-56.... ...用得conon會有個特徵...不停換鏡...不停換鏡...不停換鏡...但都唔對路... |
訪客 | 發表時間: 2008-09-10 23:11 |
[48255]
Re: EOS 50D的周邊光量補正功能 引文:
kodak 早在2004年就有的功能了 http://myurl.com.tw/5910 ,kodak SLR/N http://myurl.com.tw/9rm0 ,kodak SLR/C Nikon晚了4年的D3、D700,才有這功能,也就算了 還遠不及SLR/n Canon EOS 50D才隻援自家35隻Canon鏡,最多才40隻 會不會太遜了一點?還敢拿來說嘴? http://myurl.com.tw/b410 (Kodak DCS SLR/C)總計有最新的37支Sigma鏡頭、23支Tamron鏡頭和49支Canon鏡頭可選擇。日後出廠的鏡頭亦可手動設定鏡頭優化! ------------------------------------- 只是Canon依此鎖L鏡而已 明明從VF看出去都一樣 JPEG出圖硬是給你不一樣 電子接點遮住,亂數交插比對,試試看吧! 真相,往往隱藏在不為人知之處 |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無發表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