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發表權 |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
發表者 | 討論內容 |
---|---|
corpse | 發表時間: 2008-05-22 11:28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2-28 來自: 發表數: 471
|
[43473]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突然想起來我大概在去年6月進行過反立體的嘗試
整理如下 ![]() ![]() ![]() ![]() ![]() 我覺得攝影是諸多平面創作中,最具有立體辨識可能的媒介 因為攝影不減分毫記錄細節,無有差錯的完美透視、也包含完全正確的前後物件關係,使閱讀者觀看的是二維畫面時,卻能藉由很多二維影像互動的結果 直覺的得到了關於深度的感受 以影像探索為念頭,我想藉由一些失焦、取景、焦段選擇.......等方式 讓攝影作品中必定存在的立體感消失........這是這系列照片的原始念頭 在探索時總是發現很多新感受,新的觀看方式 以做出平面感作品的意念為出發,會發現世界中色彩、明度與線條是最重要的 美感依據,而被攝物本身的細節與該物的意指,在觀看時就要捨棄,因為成品 中這些東西並不存在,習慣並瞭解瞭解所見非原先的真實,而是另一種真實 於是,當捨棄的瞬間,就能看見物體的其他特色 在捨棄的瞬間,又有所得 作品成品來看,因為卸除了空間概念,也逃離了物體實際形象的桎梏 這些影像變的非常靈活,影像中的元素重新依照最自然原始的方式開始對話 這些影像甚至沒有方向性,所以照片可以倒著看 甚至負片化也不能毀掉影像元素中的連結 這種回歸原始的審美原動力,可能可以逃開文化與各人喜好 最重要的是解開創作者本身的枷鎖,逃開我自己為我自己畫下的圈圈 在這一刻,我能暫時性的忘記所有偏見,我為此感到雀躍不已 |
elf0724 | 發表時間: 2008-05-22 11:43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6-22 來自: Taipei,Tainan 發表數: 497
|
[43474]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關於Ric兄和lown兄所討論的立體感這件事
我們是不是可以將之粗分為感知及認知兩個層面 Ric兄所提人類天生因兩眼視差而產生的視覺立體感 係屬於感官知覺 隨著生理上的「成長」 感官逐漸成熟後 每個人這方面的知覺能力皆會漸趨完整 人類也因為具有這種能力 所以才在演化的過程中佔有優勢而存活至今 ![]() 至於lown兄所提立體感係後天學習而來的這部分 則屬於認知這個層面 即大家所說的「視覺線索」或「視覺資料庫」 通常感知先於認知 有了立體感的感官知覺後 再配合「學習」而來的認知結構 人類於是能對立體感的知覺有所「詮譯」 ![]() 例如lown兄所提的 人類在嬰兒時期第一次看到物體a移到物體b後面會不見時 依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確實會「認為」它是「消失」了 ![]() 等到感官能力及認知能力逐漸發展後 才會作出不同的解讀 即物體a是「移到」物體b後面了 ![]() 在這當中 有成長、有學習 成長是生理上的增長 讓人類的感官知覺能力完整 學習則是心理上的增長 讓人類具備對於從感官而來的知覺之詮譯能力 至於先天視盲卻在成年恢復視覺的人不懂立體感(事物的大小,清晰度,平行、、、等等) 應該是指其立體感的認知部分尚未建立 而感官部分則隨著視覺能力的恢復 應該也一併具備了 只要給予一段時間調適 其立體感的認知便能配合感官的知覺能力而建立完成 對於事物的大小,清晰度,平行、、、等等之判別 便能合乎常理 囉哩叭嗦了一大堆 魯班門前弄大斧 有錯誤還請不吝指正 ![]() |
文包 | 發表時間: 2008-05-22 13:52 |
版主 ![]() ![]() 註冊日: 2005-01-05 來自: 綠葉數位影像 發表數: 1275
|
[43484]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我想說的就是類似這樣的思維觀點 當畫面剩下線條和色彩的時候. 可以表達什麼情緒. 這樣的思維就與繪畫很接近 雖然畫意主義在攝影史最早期的時候結果是被淘汰 但並不表示它的發想沒有價值 攝影發展至今. 它可以與紀實. 純攝影等手法合併表現. 拓展更多的視覺美感可能性. 恭喜您 ![]() |
ADI | 發表時間: 2008-05-22 14:05 |
攝政王(特權份子) ![]() ![]() 註冊日: 2004-11-20 來自: 豬寮 發表數: 6945
|
[43486]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 好棒呀!~ 我最欣賞這種有創意的攝影作品!~ |
collective | 發表時間: 2008-05-22 14:43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0-18 來自: 柏格方塊 發表數: 13156
|
[43487]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突然想到一個例子.
我家三歲半的大兒子在看介紹恐龍的書籍時,有一張圖片,是很多種恐龍畫在同一跨頁上,然後讓讀者可以比較其大小.剛好副龍櫛龍(Parasaurolophus)頭上的凸起物畫在暴龍張大的口中.他一直問我是暴龍要咬副龍櫛龍的頭嗎?而我們大人的認知是暴龍在前,副龍櫛龍在後,兩隻恐龍一前一後,只是繪圖者的布局. 副龍櫛龍 (Parasaurolophus)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asaurolophus 暴龍 (Tyrannosauru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A%B4%E9%BE%8D |
lown | 發表時間: 2008-05-22 15:24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6-28 來自: 發表數: 441
|
[43488]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corpse 兄
請問這類的圖怎麼欣賞啊 能否介紹一二本書入門 身邊一堆友人都懂得懂抽象的圖 可是我都看不懂 ![]() |
lown | 發表時間: 2008-05-22 15:40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6-28 來自: 發表數: 441
|
[43489]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心理學家還有做過幾個類似的實驗 我單憑印像,盡量把故事說完整 心理學家打造一系列特殊的眼鏡 讓視力正常的人配載 比如:在載上這付眼鏡後,眼睛看到的所有物體都會傾斜五度... 想當然爾..一開始所有測試者在載上眼鏡後,走起來來都跌跌撞撞 手也沒辦法配合看睛看到的 但x小時後,大部份的人都適應了,表現和正常人沒什麼不同 後來又有很多類似的眼鏡,上下巔到的,左右反相的(我這有一點質疑) 主要是說明了,大腦其實無時無刻都在修正我們看到的影象 而這樣的修正是透過手,足,聲音,甚至嗅覺的補助學習而獲得的 進而把影象解讀成讓身體其他部份能合理處理的訊號, 至於雙眼視差 這當然是立體感的一部份 人類本來就會用?我猜是的..上帝不至於這麼狠 (但會用幾成?還是像走路一樣,先會爬,再會跑?) 而且 獨眼龍單據視覺線索還是可以處理很多距離判斷的問題 印象中大聯盟曾經有單盲的打者,而且也打的不錯 不過視差的部份 並不在於照片的立體感啊 照片己經是2d 小朋友不會覺得物體b會不見 是因為小朋友會移動身體,去偷看物體b.. 只要頭動一動,沒學過繪畫的人,小朋友難直接把b畫不見(←回答i兄的問題...) |
corpse | 發表時間: 2008-05-22 15:47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2-28 來自: 發表數: 471
|
[43490]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我手頭上有一本我滿喜歡的書
我自己看了很多遍,還是一直有反覆在翻 視覺藝術概論 雄師圖書出版 ISBN:957-9420-97-1 希望你也會喜歡 但是怎麼看抽象作品到自己歡喜,喜歡 美感經驗 這本書是一為人類學家寫的 可能可以參考 他書中有一大段在形容他自己如何審視作品 為了讓他自己能更洞悉作品 他還跑去印度找導師學禪修 ISBN:957-474-052-8 |
lown | 發表時間: 2008-05-22 15:49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6-28 來自: 發表數: 441
|
[43491]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因為線索也有大小之分 大的線索,在攝影人身上 也許就叫作構圖 我們這裡討論的不是:同一張照片,為什麼x3會比較有立體感嗎? |
mem | 發表時間: 2008-05-22 21:00 |
Not too shy to talk ![]() ![]() 註冊日: 2005-11-06 來自: 發表數: 23
|
[43505]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或許不需要後天訓練 但是很多知覺卻是需要出生後環境刺激才會發展完全 在嬰兒發展上,很多關鍵期,如果在該關鍵期沒受到適當的刺激 便不會發展出該項功能或讓功能不健全 |
IvanTseng | 發表時間: 2008-05-22 23:30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4-11-24 來自: 發表數: 297
|
[43506]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ㄜ.. lown 兄, 好像不是耶... Orz 我想應該是在討論所有會影響立體感的東東才是.. ^^ 所以只專注在細節一點上, 好像少了些什麼東東.. @_@a 而且就如我所云, 如果 PS 可以彌補這個差距, 那我們也應當可以把 X3 <-> 馬賽克之間的差距彌補起來才是.. 除非兩者有無法跨越的鴻溝... ![]() |
IvanTseng | 發表時間: 2008-05-22 23:33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4-11-24 來自: 發表數: 297
|
[43507]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corpse 兄, 這一張真的是棒極了... 超有意境的作品, 以攝影代畫.. 我喜歡.. ![]() |
lown | 發表時間: 2008-05-23 00:37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6-28 來自: 發表數: 441
|
[43512]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能不能補起來?有些圖根本就不用補啊 有些本來就沒有,要強化也強化不出來 光線與構圖是討論到爛掉的主題了 可是大家都己經懂的了不是嗎?.. 那當然是立體感... 但那是看得到的,意識得到的 我想這裡大多數的人討論的都不在那個範圍.. |
IvanTseng | 發表時間: 2008-05-23 01:02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4-11-24 來自: 發表數: 297
|
[43515]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ㄜ... 這就是我想問的啊... Orz 簡單的說, 同一張照片, 同一個構圖取景光線條件等等.. 我們用 X3, 數位機背, DC, 135 FF, APS DSLR 來各拍一張.. 那究竟哪一個會最有立體感?? 假設如前面的討論提到的 X3 以及數位機背會比較有立體感, 那我們粗略可得出 X3 = 數位機背 > 135FF = APS > DC 這種推論. 那麼我想了解的就是他們彼此之間的差異為何無法用 PS 來彌補, 來讓他們的立體感可以相當呢...?? 因為前文有網友提到只要能了解他的原理, 立體感不成問題. 但是我直至現在還是不能完全確定為什麼 X3 & 數位機背會比 135 FF & APS 較有立體感, 但是 135 FF 沒辦法比 APS DSLR 較有立體感.. 是因為細節方面 (135 FF & APS) 離 (X3 以及數位機背)還有很大的距離, 所以我們無法利用 PS 來把根本沒有記錄下來的東西生出來?? 所以就算 PS 也無法增強其立體感使其與 X3 and 數位機背相當?? 如果真是這樣, 那麼就可以衍生到 lown 兄您之前的另一個想法 "高畫素是否也會影響立體感"... 因為當畫素越高, 馬賽克的插值演算法越好的時候, X3 的優勢就有可能會逐漸喪失(但是 X3 應該也會有更高畫素版本出現吧), 屆時利用細節製造出來的立體感就會被更高畫素的 135 FF/APS DSLR 贏過... 也就是說只要畫素高細節保留越多, 就可以擁有較好的立體感... 不知道我這樣的推論是否合理? ![]() 先謝嚕... ^^ |
lown | 發表時間: 2008-05-23 01:12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6-28 來自: 發表數: 441
|
[43517]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i兄: 之前有網友po E3 VS DP1 那張pk圖 不就是很好的例子 至於為什麼 至少有三至四位網友說了: 細節...細節是立體感的線索 我甚至不認為135會比aps還有立體感 |
索尼阿法 | 發表時間: 2008-05-23 04:21 |
Quite a regular ![]() ![]() 註冊日: 2007-12-11 來自: 發表數: 53
|
[43519]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請把您所認知的"立體感"三個字好好定義一下....變因一大堆....人家要怎麼跟你討論?!?!您所謂數位機背可以保留較多的"細節"....這個細節究竟是什麼東西....您自己也要搞清楚來....否則機同鴨講~~ 既然您只是對文包兄那句話有疑義~~~就請照文包兄所建議的方向~~~先去把原理和現象弄懂來吧~!!!!不要想直接從懂得人身上套到現成的答案!!!! |
lown | 發表時間: 2008-05-23 05:02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7-06-28 來自: 發表數: 441
|
[43520]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小北鼻雖然有二顆眼睛 但卻不具備判斷距離的能力 是靠伸出手,跌跌撞撞,碰到事物後才學習到怎麼用雙眼的 更極端一點的,我聽過有北鼻因為左眼動白內障手術後 需要暫時把右眼遮住 不然右眼會佔據大腦裡所有的視覺連結神經 導致左邊失明或發展不健全 還有很多例子耶 像一歲之前的小北鼻對五官的排列位置沒反應 只對五官的特徵有反應 嘴巴在頭上和嘴巴在鼻子下面對北鼻的義意是一樣的 因為臉是一個超重要的線索(人一生中看過最多的東西) 之前在網路上我看過一張圖,是一張有四顆眼睛的人頭照(合成的).. 看了頭會昏對吧?!還是只有我會 因為就和腦中線索衝突 我相信這些線索在每個人的資料庫裡都有些許不同 才會導致立體感這樣的主題很難討論 就像如果跟我談美感,我一定會像鴉子聽雷 |
IvanTseng | 發表時間: 2008-05-23 09:02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4-11-24 來自: 發表數: 297
|
[43530]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Yes, lown 兄, 您舉的那個例子的確很好.. 我也認同 "細節是立體感的線索" 的說法.. 現在只是很單純地想了解各種不同機型之間的差距而已... ![]() |
IvanTseng | 發表時間: 2008-05-23 09:09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4-11-24 來自: 發表數: 297
|
[43533]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跟你這種來找架吵的好像沒有什麼討論的空間? 當你在責怪有些人逢包必反的時候, 自己的行為不也像是個文包親衛隊?? 果然是指著別人罵的時候永遠忘了有四根手指是指向自己... 你自己也知道立體感的變因一堆, 難以討論.. 你不是也贊同文包的只要用 PS 搞定細節, 就有立體感的想法? OK 呀, 那我也同意細節這個東西很重要, 所以大家現在不是就 focus 在細節上面了? Follow 大家的論點來思考來討論也不行? 提出異議的想法也不行?? 跟因人廢言的人討論實在是緣木求魚.... 幸好你從頭到尾也的確沒有參加這篇討論, 只是又跳出來想把討論串弄亂... |
su0114 | 發表時間: 2008-05-23 09:51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6-12-04 來自: 發表數: 319
|
[43537]
Re: 淺談攝影立體感 引文:
PS可以做其他的部分阿,加強光影,拉大反差,淺景深....等等的 另外細節的保留,我覺得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喔!! |
« 1 2 (3) 4 5 6 » |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無發表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