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發表權 |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
發表者 | 討論內容 |
---|---|
timon | 發表時間: 2009-05-03 14:44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6-01-21 來自: 發表數: 173
|
[57658]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西日本新聞2008年10月11日報道摘錄:
大分県の調べでは、昨年11月現在、大分キヤノンの労働者約7800人のうち、派遣は約1450人、請負が約4000人で、非正規労働者が7割を占める。 冒頭の男性は、時給800円。午前6時から午後3時の「早番」、午後5時から午前2時までの「遅番」を、2週間替わりで繰り返し、月に二十数日働く。毎月の手取りは約14万円。一緒に暮らしていた母親は入院中で、今1人で生活している。家賃や光熱費、食費を払うと、手元に2万円も残らない。 「派遣社員ゼロに/6000人を直接雇用/キヤノン」。こんなニュースが2月、各紙に載った。非正規雇用に対する批判の高まりもあり、……。 ▼派遣労働 1986年の労働者派遣法施行で、それまで職業安定法で禁止されてきた間接雇用が可能になった。当初専門性の高い業種に限られていた対象は順次拡大。2003年の法改正で、製造業への派遣が解禁され、派遣労働者が爆発的に増えた。 厚生労働省の報告によると、99年度に約106万人だった派遣労働者は、06年度は約321万人に上った。契約期間が短く不安定な雇用や、正社員との賃金格差、不適切な賃金天引きなどが問題視されている。 這婸。anon大分工場的一男性非正規勞工,計時工資每小時800日圓,每日工作9小時,月工作二十多天,每月實際收入14萬日圓,母親已住院,如今一個人生活,房租、電費、燃氣、伙食等開支後,每月剩餘不足2萬日圓。 “契約員工零/直接雇用(非正規)6000人/Canon”這樣的新聞刊登在2月(日本)各報刊上,對非正規雇傭的批判聲高漲……。 注:《朝日新聞》等報刊都有類似報道。 1986年的勞工派遣法實施,禁止企業間接地雇傭勞工,當初對象限定爲專業强的行業幷依次擴大。(小泉政府上臺後)2003年修改了相關法律,對製造業派遣勞動力的禁令被解除,(2004年)派遣勞工在日本出現爆炸性的增長。 根據厚生勞動省報告,1999年約106萬派遣勞工,而2006年增長爲321萬人。雇傭時間很短、不穩定,工資與企業正規契約勞動者差距大,不合理的工資克扣降低等等成爲問題。 (以上就是Canon 等一些日本公司在近年來把海外製造遷回到日本的背景情况) |
timon | 發表時間: 2009-05-03 15:58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6-01-21 來自: 發表數: 173
|
[57661]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契約員工零/直接雇用(非正規)6000人/Canon”這樣的新聞刊登在2月(日本)各報刊上,對非正規雇傭的批判聲高漲……。 更正的文字: “「派遣社員ゼロに/6000人を直接雇用/キヤノン」”這樣的新聞刊登在2月(日本)各報刊上,對非正規雇傭的批判聲高漲……。 該標題大意是要求Canon 將這6000人直接正規雇傭,要求Canon 正規雇傭的呼聲。 |
ITO | 發表時間: 2009-05-03 20:26 |
網站管理員 ![]() ![]()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57663]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引文:
Nikon篇 已補上 總結篇 待續 ![]() |
cafekid | 發表時間: 2009-05-03 22:35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4-11-18 來自: Taipei 發表數: 345
|
[57665]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據了解,今年開始,台灣潭子的工廠也開始接手製造DSLR。
而機型是最低階的開始做起。 也許有部分的原因就是如這篇報導所述,但實情誰也不知… ![]() |
timon | 發表時間: 2009-05-04 00:15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6-01-21 來自: 發表數: 173
|
[57666]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還有一更正,以下更正後的文字:
“職業安定法律一直禁止的企業間接地雇傭勞工的事情開始變成爲可能(1986)”, 1986年的勞工派遣法實施,職業安定法律一直禁止的企業間接地雇傭勞工的事情開始變成爲可能(1986),當初對象限定爲專業强的行業幷依次擴大。(小泉政府上臺後)2003年修改了相關法律,對製造業派遣勞動力的禁令被解除,(2004年)派遣勞工在日本出現爆炸性的增長。 根據厚生勞動省報告,1999年約106萬派遣勞工,而2006年增長爲321萬人。雇傭時間很短、不穩定,工資與企業正規契約勞動者差距大,不合理的工資克扣降低等等成爲問題。 (以上就是Canon 等一些日本公司在近年來把海外製造遷回到日本的背景情况) |
文包 | 發表時間: 2009-05-04 00:52 |
版主 ![]() ![]() 註冊日: 2005-01-05 來自: 綠葉數位影像 發表數: 1275
|
[57667]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引文:
雖然不知真相如何 總的看起來這篇原文. 立場很像是偏Nikon.... ![]() |
manatee | 發表時間: 2009-05-04 02:29 |
Just popping in ![]() 註冊日: 2009-05-04 來自: 發表數: 1
|
[57668]
Re: 日本「週刊東洋ヾv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這報導共有五篇,一本有名的週刊一面倒向Nikon是十分奇怪的事情,而且第五篇把御手洗扯出來更是莫名其妙
不過Canon最近一直狂召回是不可否認的事情,的確相較其他家的產品 問題是多很多,雖然文中無法連結他所說的現象跟這些有bug的產品的連結為何。 (5D的反光鏡召回也沒有明確交代,有點隱瞞召回的嫌疑,紙包不住只好乖乖認罪,還好使用相機並不會死人,看看三菱汽車,輪胎飛出去一死兩傷還不承認汽車有問題,結果搞到公司快倒閉兼信用破產) 最近大分Canon花了一億日幣給日研\業(派遣公司)解約的700人日研\業自己也付了一半的一億(共兩億) http://mainichi.jp/select/biz/news/20090427ddm041020093000c.html Canon最近真的是有點不穩,加油Canon 舅擖遙sワчв⑦ゎУユ製Яヵ⑦ズ屈エペ日/09年度ゾ苦I必死ソЯヵ⑦ 舅擖遙sワчв⑦ゎУユ製Яヵ⑦ズ屈エペ日/Уユザ作ゲサパЯヵ⑦品質ゾ不 舅擖遙sワчв⑦ゎУユ製Яヵ⑦ズ屈エペ日/隔靴氈}ソ業務請負X製造回o 舅擖遙sワчв⑦ゎУユ製Яヵ⑦ズ屈エペ日/現地社員パ共有エペ品質重視 舅擖遙sワчв⑦ゎУユ製Яヵ⑦ズ屈エペ日/御手洗悛醾O故{蒲江ソ深ゆk係 |
collective | 發表時間: 2009-05-04 06:28 |
版主 ![]() ![]() 註冊日: 2004-10-18 來自: 柏格方塊 發表數: 13156
|
[57669]
Re: 日本「週刊東洋ヾv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報導一定要兩個都誇獎或兩個都打五十大板才叫立場公正沒有偏頗嗎
![]() |
corpse | 發表時間: 2009-05-04 06:55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8-02-28 來自: 發表數: 471
|
[57670]
Re: 日本「週刊東洋ヾv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我也覺得這篇報導
把canon產生的問題 與歸因 做了個不知所云的的連結 canon的問題比製造水準低落更嚴重 -.- -- 我還記得我幾年前同時買了兩台400D 一台是kiss,一台上面是寫400D(水) kiss那台剛買回來cmos就髒到不行,不先清一清根本不能用 灰塵多到抖都抖不完,很多灰塵也抖不下來 還好我從300D開始累積清CMOS的經驗值,對我除了心情不好以外沒有太大影響 反觀400D那台就挺乾淨,沒問題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篇文章突然想到這件事情 -- 話說,換了OLYMPUS後,就再也沒有過CMOS入塵的問題了 OLY 抖的讚啊 |
stlrshu | 發表時間: 2009-05-04 10:14 |
Quite a regular ![]() ![]() 註冊日: 2005-10-18 來自: 發表數: 110
|
[57674]
Re: 日本「週刊東洋ヾv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引文:
嗯....nikon d300用51點對焦,賣得太便宜,使canon顏面盡失不說,大家發現,原來業餘專業機可以兼顧性能和價格,真是被騙太久了....害我變成雙系統,nikon真是居心不良。 ![]() 我是來亂的 ![]() ![]() |
ITO | 發表時間: 2009-05-04 11:14 |
網站管理員 ![]() ![]()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57677]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文包 寫道:
引文:
其實對Nikon的部分,感覺不出有什麼特別寫好話, 個人認為只是常識內的正常公司經營方式。 除了有幾個是Nikon自己較獨特的管理方式外。 隨便找家台灣稍微有制度公司的海外生產據點, 或在台灣的外資生產據點寫出來的內容大概都差不多這樣 (甚至是台灣Canon也是如此) 吧 ![]() 工廠管理正常的公司,一般也不怕媒體的採訪。 Nikon及Olympus很積極的公開自己的工廠, 反倒是MIJ的Canon,Panasonic,SONY好像沒看到過公開在日本的工廠接受採訪的 (唯一例外的是SIGMA)。 也許面臨的問題都一樣 ![]() |
ITO | 發表時間: 2009-05-04 12:49 |
網站管理員 ![]() ![]()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57683]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引文:
那篇重點是在說御手洗会長的故郷是大分県蒲江町(現在已和鄰近城市合併改名為佐伯市蒲江町), Canon的03年新工廠(大分事業所)會選擇在大分県的原因也在此。 蒲江町的町民也有不少人在大分 Canon上班。 是御手洗会長愛鄉土的表現。 但現在卻變成是個悲劇(勞資問題?)。 |
Jimmy | 發表時間: 2009-05-04 14:08 |
Quite a regular ![]() ![]() 註冊日: 2006-03-15 來自: 發表數: 99
|
[57684]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看了前後文,反而不覺得這篇文章是在罵Canon,反而是在檢討日本自身的法律規定。Nikon在泰國,同樣也用派遣人力,但是因為沒有那些綁手綁腳的法律規定,所以可以用各種管理手段確保品質,相對的,Canon在日本卻因為種種法條,而會有一些畸形的作法。
或許看這篇文章的人,可以大罵Canon壓榨臨時勞力,但是,把工廠整廠外移的Nikon,又能對日本的經濟有什麼貢獻?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台灣,或是先進國家,原本當地的勞工相關的法條與經濟條件越來越嚴峻,工廠外移變成企業生存的藉口,但是,這些產品有因此而降價來反應成本嗎? Nikon 在泰國還兩班輪替23小時生產線,一班的勞工等於要做上12小時勒,這種勞動條件,是值得被稱揚的嗎?派遣人力最高達7000人,現在調節為2000人。同樣的人力調節動作,難道不會對泰國當地造成困擾? 如果今天Canon的臨時勞力工資比起同一地區的其他公司要來的低,那麼Canon活該被批評。目前看來並沒有,而且,Canon給的工資,若整廠外移,可能可以養的勞力還更多。如果你是日本大分地區的人,你是要抗議不合理的低工資,還是要Canon整廠外移? 日本還有這些法條來約束派遣人力, 臨時勞力, 正職員工等等的差異,台灣呢?派遣人力跟公司正職員工的薪水天差地遠,但是作的工作量可能還恰恰相反。不管大陸或是日本還明文規定,做滿幾年的約聘,就得轉正職,台灣的相關規定又在哪裡? |
ITO | 發表時間: 2009-05-04 14:25 |
網站管理員 ![]() ![]()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57686]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引文:
總結篇 已補上 |
yesir | 發表時間: 2009-05-04 15:55 |
Home away from home ![]() ![]() 註冊日: 2006-05-29 來自: 萊菔居 發表數: 401
|
[57688]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引文:
![]() 完全體認 我當年拿的 300D 就是 MIJ 的 問題真是多又多....根本無品管可言 ![]() |
文包 | 發表時間: 2009-05-04 17:43 |
版主 ![]() ![]() 註冊日: 2005-01-05 來自: 綠葉數位影像 發表數: 1275
|
[57690]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引文:
最後引那句Made in Nikon....我是覺得會讓整個閱讀情緒都偏過去啦 不過無妨其參考價值 (而且我也是喜歡N甚過C啦....) ![]() |
myph0t0 | 發表時間: 2009-05-04 17:49 |
Not too shy to talk ![]() ![]() 註冊日: 2008-11-18 來自: 發表數: 36
|
[57691]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謝謝版主完整的翻譯,很精彩的報導,
Canon應該早就知道MIJ成本高, 但是輸給Nikon泰國製造太意外了。 |
yyhsu | 發表時間: 2009-05-04 22:48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6-02-21 來自: Taiwan , now in Tsukuba 發表數: 183
|
[57703]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看完全文,覺得CANON不管有什麼遠大的夢想,
過渡期的生產策略等於是把消費者的權益不當一回事的在對待 雖然有些產品已經被召回,但是那些沒列為召回名單,卻不斷有需要回廠的消費者只能說是被當白老鼠了 ![]() 後面提到其他MIJ的家電廠也有類似的問題,不禁嚷我擔心起我的相機了.... ![]() |
timon | 發表時間: 2009-05-04 23:20 |
Just can't stay away ![]() ![]() 註冊日: 2006-01-21 來自: 發表數: 173
|
[57705]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這堿O2次Nikon 工廠的訪問紀錄,一次是在泰國,另一次是2007年在日本仙台工廠。從圖片上可以看見相機製造過程的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潔淨度要求,其中圖像傳感器模組預裝配(包括LPF)的現場具有很高的潔淨度要求。
“Sensor cleaning before it's installed into the camera. Using special lighting and a microscope, even the smallest particles are visible. Anything bigger than 5 micrometres must be removed.” http://www.e-fotografija.si/articlefiles/1113-Cleaning_Image_Sensor.jpg 原文說:使用專用的燈光和顯微鏡檢查傳感器,在裝配之前對傳感器進行清潔,上面不能殘留任何大于5微米的灰塵。 不過現在的傳感器像素已經小于5微米,清潔度的要求恐怕會更高了。 仙台工廠 http://www.e-fotografija.si/templates/?a=1132&z=93&page=2 泰國工廠 http://dpmac.com/factory/index.html |
5D2 | 發表時間: 2009-05-05 03:37 |
Just popping in ![]() 註冊日: 2009-04-21 來自: 發表數: 8
|
[57712]
Re: 日本「週刊東洋経済」特集「日製Canon輸給泰製Nikon之日」 這篇報導令我想起香港十多年前的情況。
當時大量工廠移到內地,因為內地工資遠較香港低,在內地設廠便可大幅地降低成本,造就了香港在回歸前後的經濟大幅向上。不過經歷幾次的金融問題,而且近年內地的勞工法開始改變,這次金融海潚便有大量的在內地設廠的香港公司倒閉,更有香港老闆在公司倒閉後拖久薪金。 Canon將生產線搬回日本本土,可以看成負起回饋日本的企業責任,但同時又覺得日本本土生產的成本過高而缺乏競爭力,將生產線大量外判,造成現在的問題。 另一方面,Nikon的狀況也不是太樂觀,把生產線移到國外,當然可降低生產成本。不過當泰國經濟開始向上,會不會在勞工法規上有所改變?會否出現類似香港的情況?短期內沒有問題,長遠也有發生的可能。 不過歸根究底,生產程序出問題,Canon卻無法作出監管外判公司,這是哪門子的法規?我付錢給你幫我做工,難度不能有一點點要求? |
« 1 2 (3) 4 5 6 7 » |
| 新的在前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
無發表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