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區塊
帳號:

密碼:

自動登入 (請勿在公用電腦上登入時選擇「自動登入」選項,以防個人資料外洩。)

遺失密碼嗎?

何不馬上註冊!
# 主選單區塊
# 誰在線上區塊
 會員: 0
 訪客: 185

# 搜尋區塊
center   討論區主頁 » Four Thirds System and Olympus SLR » 2008年戰略<Olympus篇>無發表權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尾
發表者 討論內容
grgeo
發表時間: 2008-04-07 17:29
Just can't stay away
註冊日: 2008-01-07
來自:
發表數: 199
[41769]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來自DC Watch的文章
http://dc.watch.impress.co.jp/cda/other/2008/04/07/8205.html

看不太懂日文,是不是大概是說E-XX機種可以期待呢
不知道有沒有好心人士可以翻譯一下
ITO
發表時間: 2008-04-07 20:31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41773]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早上譯了一半,不小心按錯鍵,譯文全沒了
重來

概要:
◎去年業績(營業額?)與前年比全世界是倍增,大幅成長。
日本國內營業額也增長了8倍以上。
但全世界市場(業績)我們本來預期會更多些。
如果只看日本市場,是世界(各區域中業績)成長最高的市場,
讓我們很滿足。
雖說沒達到目標,但整體而言是個好的再開始。

◎問: 第2幕開啟後的今年,怎麼進行產品的研發?
答: 對受到好評價的產品,將對這些產品進行穩定的產品升級。
E-420為最初的製品。

◎問: 除目前產品外,E-XX是否有需要?
答:E系列中E-XX一直從缺的主要理由之一,
是E-10,E-20的存在。
但E-X,E-XXX產品已齊全,
我們也知道E-XX被期待著。

◎問:今年底會推出E-XX嗎?
(好像很苦惱的想了一下)答:現在什麼都不能說。

◎問:從去年後半年開始Live view流行了,
DSLR相機最初裝載Live view的是Olympus。
可是去年的機種上Live view沒有發展性的新功能?
答:E-420裝載了對比AF。
對比AF是以感光元件的映像來進行合焦,
提高這個AF速度非常難。
為了實現實用的 AF速度,花了不少開發時間來使此技術成熟。
現在(E-420)的對比AF速度,應該是(目前對比AF中)最快的。

◎問:支援對比AF鏡頭與非支援鏡頭,動作好像不同,是怎麼的不同?
答:支援鏡頭在對比AF後,反光鏡降下測光,然後,反光鏡升起攝影。

非支援鏡頭不同的是在反光鏡降下測光的同時,進行相位差AF。
非支援鏡頭雖也做對比AF,但沒有做到嚴密的合焦,
而以相位差AF來進行最後的微調整。
雖說如此,(在對比AF後)大體上已接近合焦點,
所以之後的相位差AF的時間延遲只一點點,使用者可能感覺不到這個延遲時間。


◎問:Panasonic的對比AF與Olympus對比AF是否相容?
答:Olympus與Panasonic是各自分別研發自己的對比AF技術,
不過,(對比AF)鏡頭是可相容的。
現在雖還沒成為4/3聯盟的標準規格,
不過,Olympus與Panasonic是相容的。

◎問:對比AF鏡頭內收納的所謂資訊,是怎樣的內容?
答:詳細不能說,不過,是各鏡頭固有的資訊。
由於這個技術最重要的是鏡頭特性和機身的AF運算的撮合配對,
需要相互的做相容性驗證,不是很簡單就能支援全部的鏡頭。

所以E-420對非支援對比AF鏡頭,取在Live view中做大概的焦點,
最後以相位差AF做調整的方法。
讓全部的鏡頭能享受到AF Live view。

◎問:今後Olympus發售的鏡頭,都會支援對比AF嗎?
答:支援對比AF鏡頭將增加,不過,不能明確說是全部的鏡頭
因為如前述那樣,
不對每款鏡頭進行細微調整控制的話,就無法進行高速AF。
不過,我們會決定優先度順序來進行對應,
儘可能讓更多的鏡頭能支援(對比AF)。

◎問:以感光元件和畫像處理LSI的功能來看,E-3也可能支援對比AF,
不過,實際的E-3設計可能支援對比AF嗎?
答:現在沒有預定。
雖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不過非常困難。

◎問:今後的機身都會搭載對比AF功能嗎?
答:我們會檢討儘可能都裝載。

<後半待續>
raytracer
發表時間: 2008-04-08 01:04
版主
註冊日: 2004-10-26
來自: US
發表數: 1626
[41787]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感謝站大認真辛苦的翻譯,我也好幾次誤按而刪掉打好久的文章,想找undo功能卻找不到,後來想到通用的 Ctrl-Z 組合,到也救回一些誤刪文章, 給站大參考

看完只能說 "事情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一個對比AF也有那麼多講究, 其中:

引文:

ITO 寫道:
.....

◎問: 除目前產品外,E-XX是否有需要?
答:E系列中E-XX一直從缺的主要理由之一,
是E-10,E-20的存在。
但E-X,E-XXX產品已齊全,
我們也知道E-XX被期待著。

◎問:今年底會推出E-XX嗎?
(好像很苦惱的想了一下)答:現在什麼都不能說。

....
<後半待續>

回答似乎不完整,我的理解是: E-XX會一直討論認為是E系統中必要的是因為之前的E-10,E-20的關係,但是E-X,E-XXX產品已經很齊全,如此期待也可理解卻不合理

引文:

◎問:支援對比AF鏡頭與非支援鏡頭,動作好像不同,是怎麼的不同?
答:支援鏡頭在對比AF後,反光鏡降下測光,然後,反光鏡升起攝影。

非支援鏡頭不同的是在反光鏡降下測光的同時,進行相位差AF。
非支援鏡頭雖也做對比AF,但沒有做到嚴密的合焦,
而以相位差AF來進行最後的微調整。
雖說如此,(在對比AF後)大體上已接近合焦點,
所以之後的相位差AF的時間延遲只一點點,使用者可能感覺不到這個延遲時間。


這與我實際使用的感覺類似,只能說對焦完成後按下快門到實際拍照仍然太慢
如何改進,解決測光的問題,可能是接下來的挑戰,像是Sony的巧思.LiveView,AF,測光都不必翻動反光鏡,速度上的差距,大幅抵銷Olympus在對比AF上所做的努力 (事實上,沒有解決測光問題,也讓對比(i-AF)與混合(H-AF)模式在使用上差距不大)

ddcat
發表時間: 2008-04-08 08:30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5-02-16
來自: HsinChu, Taiwan
發表數: 750
[41790]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如果在liveview的同時,
圖像都能夠正常的顯示在螢幕上了,
為何無法推算出實際拍攝時的測光狀況,
非要放下反光鏡重新測光不可呢?
實在納悶呢....
我印象中L10的對比式對焦到拍照,
期間並不需要放下反光鏡做測光,
難道E-420需要嗎?
還是我記錯了....
ITO
發表時間: 2008-04-08 09:24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41791]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L10的liveview對比式對焦拍照時,
雖然沒有放下反光鏡做測光,
但感光元件正式攝影取像時需用到機械快門,
所以L10在liveview對比式對焦模式拍照時,
還是要做一次廉閉上動作後才正式攝影取像。
時間上可能與同時放下反光鏡的時間差不多
ITO
發表時間: 2008-04-08 13:44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41817]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lown
發表時間: 2008-04-08 18:04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7-06-28
來自:
發表數: 441
[41822]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引文:

ITO 寫道:
L10的liveview對比式對焦拍照時,
雖然沒有放下反光鏡做測光,
但感光元件正式攝影取像時需用到機械快門,
所以L10在liveview對比式對焦模式拍照時,
還是要做一次廉閉上動作後才正式攝影取像。
時間上可能與同時放下反光鏡的時間差不多


電子式快門是不是有什麼大缺點?
kaiw
發表時間: 2008-04-08 18:13
Just popping in
註冊日: 2005-01-10
來自:
發表數: 7
[41823]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E-XX?

難不成會出現不可換鏡的類DSLR 4/3 DC ?
ITO
發表時間: 2008-04-08 20:50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41828]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引文:

ITO 寫道:
早上譯了一半,不小心按錯鍵,譯文全沒了
重來

概要:
◎去年業績(營業額?)與前年比全世界是倍增,大幅成長。
日本國內營業額也增長了8倍以上。
但全世界市場(業績)我們本來預期會更多些。
如果只看日本市場,是世界(各區域中業績)成長最高的市場,
讓我們很滿足。
雖說沒達到目標,但整體而言是個好的再開始。

◎問: 第2幕開啟後的今年,怎麼進行產品的研發?
答: 對受到好評價的產品,將對這些產品進行穩定的產品升級。
E-420為最初的製品。

◎問: 除目前產品外,E-XX是否有需要?
答:E系列中E-XX一直從缺的主要理由之一,
是E-10,E-20的存在。
但E-X,E-XXX產品已齊全,
我們也知道E-XX被期待著。

◎問:今年底會推出E-XX嗎?
(好像很苦惱的想了一下)答:現在什麼都不能說。

◎問:從去年後半年開始Live view流行了,
DSLR相機最初裝載Live view的是Olympus。
可是去年的機種上Live view沒有發展性的新功能?
答:E-420裝載了對比AF。
對比AF是以感光元件的映像來進行合焦,
提高這個AF速度非常難。
為了實現實用的 AF速度,花了不少開發時間來使此技術成熟。
現在(E-420)的對比AF速度,應該是(目前對比AF中)最快的。

◎問:支援對比AF鏡頭與非支援鏡頭,動作好像不同,是怎麼的不同?
答:支援鏡頭在對比AF後,反光鏡降下測光,然後,反光鏡升起攝影。

非支援鏡頭不同的是在反光鏡降下測光的同時,進行相位差AF。
非支援鏡頭雖也做對比AF,但沒有做到嚴密的合焦,
而以相位差AF來進行最後的微調整。
雖說如此,(在對比AF後)大體上已接近合焦點,
所以之後的相位差AF的時間延遲只一點點,使用者可能感覺不到這個延遲時間。


◎問:Panasonic的對比AF與Olympus對比AF是否相容?
答:Olympus與Panasonic是各自分別研發自己的對比AF技術,
不過,(對比AF)鏡頭是可相容的。
現在雖還沒成為4/3聯盟的標準規格,
不過,Olympus與Panasonic是相容的。

◎問:對比AF鏡頭內收納的所謂資訊,是怎樣的內容?
答:詳細不能說,不過,是各鏡頭固有的資訊。
由於這個技術最重要的是鏡頭特性和機身的AF運算的撮合配對,
需要相互的做相容性驗證,不是很簡單就能支援全部的鏡頭。

所以E-420對非支援對比AF鏡頭,取在Live view中做大概的焦點,
最後以相位差AF做調整的方法。
讓全部的鏡頭能享受到AF Live view。

◎問:今後Olympus發售的鏡頭,都會支援對比AF嗎?
答:支援對比AF鏡頭將增加,不過,不能明確說是全部的鏡頭
因為如前述那樣,
不對每款鏡頭進行細微調整控制的話,就無法進行高速AF。
不過,我們會決定優先度順序來進行對應,
儘可能讓更多的鏡頭能支援(對比AF)。

◎問:以感光元件和畫像處理LSI的功能來看,E-3也可能支援對比AF,
不過,實際的E-3設計可能支援對比AF嗎?
答:現在沒有預定。
雖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不過非常困難。

◎問:今後的機身都會搭載對比AF功能嗎?
答:我們會檢討儘可能都裝載。

<後半待續>


後半

◎問:E-420畫素數沒改變,不過,聽說感光元件更新了。
與E-410/510感光元件有怎樣的點不同?
答:E-420裝載的感光元件,是完全新規設計的。
動態範圍擴大,與E-3採用的感光元件是同等的性能。
特別高光部分有很大地提高了。

◎問:(E-410/510)用戶中反映了對高光白跳及白平衡有不滿意的意見,
(E-420)有關這些問題也有改善了嗎?
答:白平衡的穩定性大幅度的被改善了。
至少與競爭對手製品比,性能不會輸的。
到現在為止我們也認識到白平衡的穩定度稍差,
在改善上投入了力量。

此外在畫像調整方面SAT與臉識別功能連動也是個大進步。
譬如在逆光的時候,臉部階調能確實的表現的同時,
背景也不會白跳,自動調整曲線保留下階調。
不是單只降低對比來擴大亮度範圍,
而是一邊識別被拍的對象,一邊調整各部分的亮度。
在此因加入了只有Live view才能做到的被攝對象識別功能而有進化了。

◎問:與E-3比較,畫質調整有改變嗎?
答:模擬人眼,如何來製作怎樣的色調曲線,每家大廠都有自己的knowhow。
以此層次來說,做法和彩色再現等方面,與E-3大體上同樣。
與E-410世代(機種)多少有些改變。

◎問:對E-410/510的AF傳感器性能的不滿點。
有被改善嗎?
答:AF在運算法上做了改善,
可是由於最優先的是小型化,
所以AF傳感器的設計與以前沒有改變。

◎問:餅乾鏡頭「ZUIKO DIGITAL 25mm F2.8」發售了,
不過,回想起來是老早以前在Photokina(2004年秋季)時渡邊先生您自己提到的企劃、
好像相當花費了時間。
答:在2004年秋季的時候,還是構想階段,
不過,您也知道鏡頭的設計是很花費時間的。
很多使用者也反映要求薄型鏡頭,
跟E-410/420機身的組合,是誰都想要的構成。
連我們自己也很想要的鏡頭,很高興它能發售了。

◎問:馬達內藏的AF薄型鏡頭,這樣的產品恐怕是世界初,
機械設計等方面有遇上困難的地方嗎?
答:大小,光圈,焦距等,研究了種種規格的薄型鏡頭,
為從當中選出要採用那個,做了相當的議論。
馬達內藏也費了很多心血,不過,研發負責人做到了。

◎問:25mm餅乾鏡頭,是鏡頭road map中沒有的產品,
今後在road map中不存在的鏡頭也會增加嗎?
答:road map中提案的鏡頭,目前只剩1∼2隻還未上市,
當然road map以外,有各式各樣的鏡頭被討論著是否要研發上市。

去年,E系統開始了第2幕,大概的產品系列陣容都齊全了,
也因此更加提升了各相機的完成度。
今後會同時對機身,鏡頭方面來更加提高系統的完成度,請期待。
ITO
發表時間: 2008-04-09 10:30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41838]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引文:

ITO 寫道:
◎問:馬達內藏的AF薄型鏡頭,這樣的產品恐怕是世界初,
機械設計等方面有遇上困難的地方嗎?
答:大小,光圈,焦距等,研究了種種規格的薄型鏡頭,
為從當中選出要採用那個,做了相當的議論。
馬達內藏也費了很多心血,不過,研發負責人做到了。


『為從當中選出要採用那個,做了相當的議論。』

這是否表示還有其他不錯的餅乾鏡頭提案,
目前已在研發中或隨時可以開始研發
olddo
發表時間: 2008-04-09 13:29
Not too shy to talk
註冊日: 2004-10-29
來自:
發表數: 44
[41839]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翻譯的真好,有ITO兄的專業翻譯

台灣OM專門的書還是太少了些
lookmit
發表時間: 2008-04-09 15:54
Not too shy to talk
註冊日: 2006-06-21
來自:
發表數: 30
[41843]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感謝ITO大的翻譯阿~~
ITO
發表時間: 2008-04-09 19:51
網站管理員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41854]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謝謝各位支持
kenliu
發表時間: 2008-04-09 20:07
Quite a regular
註冊日: 2006-03-12
來自: 新北市中和區
發表數: 118
[41855]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感謝ITO兄的專業翻譯,不然有時看日文都看漢字用猜的一支半解不懂意思
Searchman
發表時間: 2008-04-10 01:48
Quite a regular
註冊日: 2008-02-19
來自:
發表數: 71
[41871]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感謝ITO兄的翻譯!

個人在想,數位時代因為感光元件的特性可以Live View,
其實一般的小 DC 已經可以稱為「無反光鏡不可交換鏡頭單眼像機」。

而 DSLR 何不直接改成 DSL?
1.直接省略反光鏡,可以達到像 RF 一樣小且一樣短的鏡後距離,鏡頭設計就更靈活了,
  (不過 CCD/CMOS 入射角造成邊角失光之程度可能要衡量,此時更小的感光元件有優勢)
  而且機身也可能比同片幅的 RF 更小,因為連動測距的機構都可以省略下來。
2.進一步將快門改成電子式快門,
  不但可以讓快門速度及使用次數不再受到機械的限制,
  更可以解決閃燈同步的快門限制。

當然,若做了以上的改變,第一個面對的問題就是鏡頭和機身要全部重新設計。
Ric
發表時間: 2008-04-10 02:01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6-01-30
來自:
發表數: 632
[41872]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引文:

Searchman 寫道:
而 DSLR 何不直接改成 DSL?


EVF 對微光的靈敏程度還遠不及 OVF
EVF 仍有時滯

解決以上兩大問題,才是改變或是捨去 DSLR 結構的時代到來
文包
發表時間: 2008-04-10 04:54
版主
註冊日: 2005-01-05
來自: 綠葉數位影像
發表數: 1274
[41873]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就直接當成高畫質的DC來賣也無不可
GRD2那麼貴都賣的好了.
如果DP1這種機身還可以交換鏡頭. 那可真威.
主CCD取景Liveview. 至少微距和超望遠上沒有RF的先天限制
不一定能全面替代DSLR. 但我認為有市場.
chienjr
發表時間: 2008-04-10 07:41
Just can't stay away
註冊日: 2005-06-02
來自:
發表數: 163
[41874]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剛買compact DC(canon A70)時,也是看不慣LCD live view的遲滯(先前有用SLR),偏偏觀景窗視差又非常可怕
對於直接由現代的compact DC開始拍照的人,遲滯的問題應該很容易忽視吧?結構上只是多了個接環具有換鏡頭能力的compact DC(compact指的是一體緊湊不可換鏡頭,所以此時這機子應該去掉compact,稱為DC )
也許哪天拿到高階機種的時候,會被反光鏡+五菱鏡的直接反應驚豔,不過把這些機構當作盲腸的可能性也很大
我工作處的實驗室,裡面的老nikon compact DC的光學觀景窗和實際拍攝結果非常接近,但是大家還是都看著LCD拍照...
Searchman
發表時間: 2008-04-10 13:09
Quite a regular
註冊日: 2008-02-19
來自:
發表數: 71
[41877]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引文:

Ric 寫道:

EVF 對微光的靈敏程度還遠不及 OVF
EVF 仍有時滯
解決以上兩大問題,才是改變或是捨去 DSLR 結構的時代到來

您說的沒錯。
EVF(LCD) 比不上 OVF 是不可否認的,
也許入門級機身的用戶接受度才會比較高吧!

引文:

文包 寫道:

如果DP1這種機身還可以交換鏡頭. 那可真威.
主CCD取景Liveview. 至少微距和超望遠上沒有RF的先天限制
不一定能全面替代DSLR. 但我認為有市場.

引文:

chienjr 寫道:

剛買compact DC(canon A70)時,也是看不慣LCD live view的遲滯(先前有用SLR),偏偏觀景窗視差又非常可怕

有時候就是取捨的問題了,底片時代不可能 Live View,然而數位時代可以,
●優點:
1.對單眼相機而言,可以把反光鏡室的空間省下來
2.對RF相機而言,可以節省連動機構,同時不再有觀景窗視差
不過 SLR 把反光鏡(R)拿掉,RF 不再用連動機構,兩者都用 LCD 取景就都變成 SL 囉!
●缺點:
1.EVF(LCD) 效果比不上 OVF
2.直接在成相做對比對焦,可能會因為畫素提高增加運算量而影響對焦速度
當然要把機身縮小總是要有所取捨的...

體積方面 4/3 因片幅系統較小所佔的一些優勢,目前看起來只有望遠端較明顯,
即使 E410/E420 配上餅乾鏡 25/2.8,要當口袋機也是太勉強。

傳統135:[1]一捲底片的厚度(直徑)約2.5cm [2]片幅直徑達43mm [3]機身有反光鏡或連動機構。
而 4/3 系統目前在 [1] 及 [2] 的優勢,若能再破除 [3] 的架構擴大戰果,
其機身的靈巧度會更讓人驚豔。
Ric
發表時間: 2008-04-11 05:27
Home away from home
註冊日: 2006-01-30
來自:
發表數: 632
[41889] Re: 2008年戰略<Olympus篇>
機身體積在人體工學設計上面來說是有一個窗口的限制 (window)
過大或是過小在握持上都會有不適的情形

在數十年相機發展之下,底片的捲軸厚度可以說是和機身握持相互演化的最終結果

進一步說明
底片捲軸設計的直徑即便再小,也不會影響握持的厚度
只能說這一類的相機可以把省小來的空間,做為加強握持部的厚度和強度

反之,若底片的捲軸的直徑設計過大,則握持部會相對應過大
而不易被消費者接受使用

以旁軸相機為例,這一類相機的已省去反光鏡室
而連動機構設計在上方,與底片捲軸厚度相仿
同時保有握持的舒適度
已經可以說是交換鏡頭相機中非常緊密的一種設計

****************************************************************************
哪麼 4/3 系統會不會有比 E4XX 更緊密的設計?

我的意見是不會

除非我們說 4/3 「系統」是單純指感光元件大小,而不包括鏡後距離與卡口大小的規格制定

如果 4/3 系統已經包括接環卡口的規格,哪麼這個反光鏡室就是必然存在的

哪麼我們只能期待在這個基礎上,Olympus 能把鏡頭輕小化到什麼程度

*****************************************************************************

在目前這個 EVF 設計蔚為風潮的階段
我們可以反向思考一個問題

4/3 是一個在數位攝影領域中全新開發的系統
在 4/3 出現之前,EVF 早就已經在 DC 的世界完整改變及教育人群新的攝影方法

如果 EVF 和 OVF 的差距有限
我想當初 4/3 就會投入以 EVF 為主的攝影器材
畢竟不同於其它廠商有固有 OVF 設計的包袱 (包括接環規格、鏡頭)

但是 4/3 為什麼仍保留反光鏡室、 OVF 的設計?
單純的原因就是 OVF 在目前的狀態仍舊勝出 EVF 許多

DSLR 能不能夠 「全面」 被 DSL 取代?
問題其實就是簡化成 OVF 能不能夠被 EVF 所取代?

如果會有,我想我們會看到各大相機廠重新制定新式接環卡口/重新推出對應鏡頭的時代來臨
(1) 2 »
樹狀顯示 | 新的在前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頁首

無發表權
 

回首頁 | 新聞區 | 討論區 | 電子相簿 | 投票 | 網站連結 | 夥伴網站 | 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