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發表權 |

全部展開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發表者 | 討論內容 |
---|---|
ITO | 發表時間: 2017-05-23 10:39 |
網站管理員 ![]() ![]() 註冊日: 2004-09-15 來自: 日本 發表數: 30762
|
[108265]
SIGMA Quattro系列還是下不了手…… SIGMA Quattro系列上市至今也三年了,
最近在日本二手相機行逛時,發現 SD/DP Quattro 二手機已很便宜, 但想了半天, 結果連二手都下不了手…… 因為SIGMA相機的價值就只是那個x3感光元件…… 反倒是Merrill最近又多收了幾台,因擔心真正的x3可能要絕跡了…… SIGMA是否回不去真正的x3了? 下面引述友站的一則發言,真是小弟的心聲…… http://forum.xite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37209&page=1&ordertype=1#pid71445100 Q的傳感器結構和算法還帶來一個問題:整圖的顆粒噪聲相當嚴重,製造很多偽細節,對一些物體質感的表現大打折扣。比如在拍光滑物體的時候,玻璃,汽車車漆,玉器等等的時候,那種砂化的質感。 。 。 。很多時候滿屏都是這種鬆散的砂粒,讓習慣了M細膩緻密表現的一批老X3用家頗有微詞。其實M出來時,由於像素提升很多,100%下畫面的潤澤感與上一代已經有所退步,有時候會顯得比較“澀,乾硬”。 Q在色彩的平衡性,穩定性,易用度確實有提升,這個沒什麼可說的,411也不可能一無是處對吧?但非要和111比細節,那不就如同有些人非要證明M43的小底表現比全畫幅還要好一樣麼,何必為難自己挑戰物理定律呢? 另外,喜歡X3的大多雙修甚至多修。比如我就是尼康佳能三星奧巴适馬混合使用的。大部份用家都是要在馬賽克的風格之外尋求一些獨特的味道。如果對色彩平衡,高感,操控很有要求,幹嗎要選X3呢?所以個人以為Q的戰略方向本身是有點投機取巧的,這和適馬在技術上面後續乏力是有關係的。 比如說我現在手上的三星NX500,雖然三星不招人待見,已經退出了市場,但NX500本身素質不錯。 2800萬背照式感光器,如果配合其30F2小餅乾定焦,二手價格現在也就3000多塊,與DP2Q進行比較的話,無論是白平衡,高感,對焦,標板分辨率,續航,動態範圍,過曝欠曝寬容度,連拍存儲,哪一樣DP2Q是對手呢?更不要說4K視頻拍攝,觸摸翻轉屏,WIFI互連之類的功能了。 DP2Q唯一的法寶,不就是X3傳感器獨特的三層結構帶來的那種細膩質密的生動鮮活的畫面感覺麼? |
全部展開 | 前一個主題 | 下一個主題 |
主旨: | 發表者 | 日期 |
---|---|---|
» ![]() |
ITO | 2017-05-23 10:39 |
![]() |
moronNZ | 2017-05-23 22:19 |
![]() |
ITO | 2017-05-23 22:57 |
![]() |
moronNZ | 2017-05-24 09:23 |
![]() |
ITO | 2017-05-24 15:47 |
![]() |
rong | 2017-05-25 08:52 |
![]() |
ITO | 2017-05-25 22:26 |
![]() |
rong | 2017-05-26 00:50 |
![]() |
ITO | 2017-05-27 13:17 |
![]() |
ITO | 2017-06-11 09:25 |
![]() |
ITO | 2017-06-11 19:41 |
![]() |
rong | 2017-06-12 10:36 |
![]() |
ITO | 2017-06-12 19:28 |

無發表權 | |